心理學家:媽媽的好情緒,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著名的踢貓效應

在心理學上,有個經典的“踢貓效應”。一位父親在公司被老闆臭罵一頓,心裡窩火。回到家,孩子正調皮呢,藉機往孩子屁股上扇了幾巴掌。

心理學家:媽媽的好情緒,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孩子莫名其妙,心裡惱火,看見身邊打滾的貓也來氣,一腳踹了過去。

貓受驚後,往街上逃。路遇一輛卡車疾馳而來,司機倉皇地緊打方向盤,沒想到把路邊的孩子給撞傷了。

這個“踢貓效應”說明,壞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傳染,甚至循環,讓越來越多的遭遇不幸。

為什麼大家發現,這一段時間總會有好多不順利的事情堆積在一起?一件又一件?審視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壞情緒的陷阱呢?

控制情緒,是一個媽媽的修養,是孩子的福報,也是一個家庭的福報。

富察皇后為什麼受人喜愛?

最近在看《延禧攻略》,好多人都在討論富察皇后:說她溫婉嫻靜、謹慎謙恭、為後宮典範,也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聽富察皇后說話,聲音柔柔地,就連發怒時,也保持著淑女的氣度,和張牙舞爪的高貴妃相比,高下立知。大家喜歡這位皇后,不僅喜歡她的美德,也喜歡她的好脾氣。

好脾氣的要素,在於她能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比如,皇帝對瓔珞有誤會,說瓔珞此人心機極重,勸皇后要小心。但凡性子急的人,或許轉念一想,認為好像的確如此。還有的人,也許覺得“事情肯定不是這樣”,情急之下,也許就提高嗓門進行辯解。

不過,皇后說什麼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平平和和,淡淡定定,三兩句話就化解了皇帝的質問。皇帝看她篤定,也不好再說什麼了。這,就是富察皇后良好的情緒管理的魅力。

記得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從人類演化角度,母親是家庭的靈魂。如果母親快樂,全家就會快樂。母親焦慮,全家都焦慮。

情緒是能傳染的。媽媽快樂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媽媽心情愉快就是對家庭最大的貢獻。

心理學家:媽媽的好情緒,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每天面對調皮的孩子,媽媽如何保持好情緒呢?

“靜”

一直覺得,一個安靜的家庭,能讓人情緒穩定。在家庭裡,孩子難免會有各種么蛾子,好多事情藏著不正確地小錯誤。不過,一般我很少立即糾正他“這個你不要動”“那個你別碰”。老是糾正孩子的錯誤,家裡吵吵嚷嚷不說,孩子的情緒也容易被點著。

試想,一個人老是被限制,不準幹這個,不許做那個。心中難免就憋著發火的小火苗。孩子也是人,他也有脾氣。因此,除非是原則性問題,其他的小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

“弱”

學會示弱是一個媽媽最巧妙的手段。強勢的媽媽,孩子往往決斷力差,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抉擇。長大以後孩子變成“媽寶娃”,反倒成為生活的弱者。

懂得示弱的媽媽,孩子早早地能開始分擔家庭事務。有人這樣說: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實現對孩子的託舉。

曾在新聞上看到如此一幕,地鐵上,一位媽媽帶著五六歲大的男孩。大概是疲倦至極,媽媽居然躺在孩子腿上,自己沉沉地睡著了。這樣的畫面溫馨極了!給孩子機會,他們會懂得擔當,懂得照顧和心疼自己的父母,偶爾與孩子的角色進行反轉,讓他們來照顧父母,會增強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快速地成長。

心理學家:媽媽的好情緒,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等”

“快來吃飯!”“快穿衣服!”家裡總是充斥著這樣的催促聲音,實在是不和諧。

快節奏縱然是社會的主音,不過在孩子的世界,真的就是慢半拍。學會耐心,不僅讓心可以平靜、頭腦可以保持清楚地處理事情,還可以保持冷靜的情緒。當情緒冷靜下來後,完全可以在溝通需要和期望上更有效。

當一位媽媽擁有好情緒,這樣的威力是巨大的。她可以讓家成為溫暖的避風港,充滿溫馨的家庭氛圍。丈夫、孩子,都渴望疲憊的靈魂能在“家”的港灣得到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