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有靈魂,做有靈魂的玉雕

師老師是業內頗有名望的玉雕師之一,因為工作原因接觸到師老師,更感覺到師老師是有大家風範的人,其品行,性格,人品,皆讓我折服。同時他又是個感性的人,與他接觸溫潤如玉,大致玉雕雕玉也雕人吧。

1976年出生於玉雕之鄉鎮平的師江濤,從小便喜愛美術和雕塑,1993年高中畢業,來到了高丘玉雕廠學習雕刻,從此走上了工藝美術的道路。

1996年鎮平進出口貨易集團公司,大家互相交流玉雕作品手法,技藝,博採眾家之長,補自己之短,受益匪淺,並萌生了自己買料開工廠,自己設計製作收徒弟的想法。

雕刻有靈魂,做有靈魂的玉雕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他天不怕地不怕。後來壓在五指山下學到很多東西,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成佛。”

2000年,玉之魂玉雕工作室成立,因當時徒弟少資金小,廠房簡陋設備不全,原料又少 ,只能一邊做自己東西,一邊又給別人加工,中間設計製作的大型翡翠山子,在同行得到的好評,並被香港藏家收藏,慢慢的名聲遠揚,在圈內小有名氣。

“一邊生存一邊創新,這是我的從業感悟,也是我的生活哲學。”

2002年,他跟隨北京大師尉長海,王希偉學習,歷經兩年製作世界最大的翡翠觀音。跟隨期間,大師諄諄教導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目光再次拉遠,人生定位再次提升。他慢慢懂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缺一不可,多讀、 多看、多品,多結合身邊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可以作為產品的創作源泉和靈感。

“人們就像孫悟空一樣,想成功就不可能一帆風順,唯有歷盡磨難,才能站上成功的巔峰。我的作品,正是把這些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注入到了玉雕作品中。”

雕刻有靈魂,做有靈魂的玉雕

隨著優質和田玉越挖越少,料子的成本水漲船高,市場也不像從前那麼火爆,玉雕師的生存狀況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而且受到料子和行情的雙重製約,很多優秀的玉雕師或被迫轉行或開始進行別的雕刻事業,當下的玉雕創新正在變得越來越艱難。於是他只能刻苦鑽研,虛心向老師和別人請教學習,博覽群書,從而使產品構思巧妙,主意新穎設計不落俗套。從大件小件中相互結合,將不同的手法思路融為一體,融入時代風格,拓寬了玉雕的思路。

如今師藝坊玉雕工作室已經成為玉雕業界享有盛名的工作室,人才越來越多,工作室規模越做越大。

轉眼二十多年光陰成為過往煙雲,回憶起來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夢境。但因為有玉雕的陪伴,才讓他覺得世事如棋的倉促歲月,是那樣春江花月,年華靜好。如果說玉雕生涯猶如一場征途,那麼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永遠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