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你跑越馬,踏遍每塊青石板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

道路,是城市發展的足跡

它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崛起與繁榮

更記錄著每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

在此間走過的日子

每一座城市那些變身一日賽道的馬路

其實都流傳著千百年的故事

2018喜臨門紹興國際馬拉松賽

以市奧體中心為起點

線路貫通古今

穿越古城

跨過鑑湖

經過柯山

相伴古運河

重溫唐詩之路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康熙南巡圖》(王翬、楊晉等作) 上的紹興府城

在紹興古城內

中興路、魯迅故里、解放路、府山橫街直至環城西路

正彷如逆歷史之河而上

從民國風情、南宋紹興府的繁華

回溯至越國都城的雄壯巍峨

跑文化越馬,怎能不瞭解它的歷史底蘊

下面這些路,會告訴你這座城市的某一段故事

跑在環城路,跑在古城牆的牆基上

越王勾踐時,紹興即有築城。隋開皇年間,越國公楊素修羅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郡守汪綱重修城牆,並設9門。

紹興城區四周這些高峻厚實的城牆和聳入空中的城樓,其主要功能在於防禦。除了防禦敵人以外,也為了防禦洪水侵襲。由於紹興地處水鄉,所以沿城牆還築有寬廣的護城河,稱為環城河。城牆和護城河,以及城牆上的城門、城樓、角樓、牆臺、敵樓、宇牆(女牆)、垛口等防禦工事,構成了一整套堅固的城防體系。古城牆又歷經修繕,直至清末仍保存完好。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清康熙紹興城圖

9座城門之中,位於西北角的名為迎恩門(又名西郭門),系水門,有吊橋,正面向,由此通往蕭山、杭州路。據載,越王勾踐曾臥薪嚐膽於此門外的箭樓。乾隆十四年毀於火;二十六年,大禹後裔姒恆畿捐資重建。

民國11年(1922),因築蕭紹公路,拆除西郭至昌安門段城牆為路段,長1836米。民國27年(1938),抗日戰爭爆發,為防止日寇佔領城區,當局下令將古城牆拆除。20世紀50年代末,將古城牆基址闢為環城公路。後對環城路路面作過多次修繕,先後修建成碎石路面、瀝青路面。

從20世紀90年代始,為了提高城市品位,先後對市區的各“門戶”進行了整治和拓寬改造。從2000年始,為弘揚歷史文化,重現古城風韻,先後對環城路、環城河進行了改造,重建了兩座古城門。

在環城西路重建的迎恩門,為水陸兩用城門,重簷歇山頂,三開間,四面環廊;並重建了臥薪樓。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賽道約15km處,環城西路盡頭的轅門橋上即可遠眺迎恩門

府山橫街,府治所經之路

府山又名臥龍山,曾是越王勾踐的宮殿所在,也是紹興歷代府衙之所在。

府山橫街舊時即是通向府治所經之路。唐及吳越節度使治,宋、元、明、清府治皆位於府山東偏之山半。

因府山橫街為舊時紹興府衙進出的交通咽喉,故兩側建築多見客棧酒肆,街景繁華。自唐代至清末,府山橫街曾先後建有蓬萊館、提舉司、和豐樓、駙馬樓等建築。在該街上,還建有龍口廟、大帝廟等廟宇,頗為宏敞。這些建築雖現已不存,然而,賽道所經的府山東南麓,可見越王宮臺坐落於此,氣勢壯觀;高聳於府山之巔的飛翼樓,曾為春秋末期越國的軍事瞭望臺;府山西南峰的蓬萊閣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建築外觀既秀麗典雅又靈動高眺。使人深深感受到了紹興歷史文化的厚重。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1995年的府山橫街,圖片下方路口處為秋瑾紀念碑,遠方即為府山(圖片出自屠劍虹《紹興街巷》)

府山橫街上有一座著名的古橋——府橋。宋《嘉泰會稽志》記載:“府橋,在府門東蓬萊館前,舊東亭橋。”這是在當時堪稱一座建築技術和文化藝術都達到一定水準的橋樑,全橋由磚砌築而成。至宋嘉定年間時,府橋至軒亭路段南北兩市的道路及沿河兩岸經全面整修,府橋也改建為石砌拱橋,橋面兩側石欄,雕飾精美。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賽道約12.4km處,跑過府橋。府橋至府山公園,是賽道上兩段石板路之一。(圖片出自屠劍虹著《紹興街巷》)

唐觀察使李紳曾在今府山橫街口南側建有一亭,名曰“軒亭”。後人遂將大街與府山橫街相交處稱為軒亭口。軒亭是鑑湖女俠秋瑾英勇就義之處,紹興人民為紀念秋瑾,在府山橫街入口處築了四柱三間跨街而立的硃紅色牌樓,與對面軒亭之處的秋瑾紀念碑相呼應。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賽道約12.5km處,秋瑾紀念碑處左轉即為古軒亭口,隨即進入府山橫街

解放路,紹興市民生活中心的“大街”

自南朝年間(公元557-559),紹興府城內以府河為界,分山陰、會稽兩縣。。

府河是從南門流入,經鮑家橋、舍子橋、大慶橋、大雲橋、清道橋、縣西橋、小江橋,折而向東,經香橋又北折,經咸寧橋、安寧橋,出昌安門,注入三江口。故同處一城,世居小江橋北筆飛弄的蔡元培稱山陰人,世居都昌坊的魯迅、勞動路的周恩來稱會稽人。

府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條大街,即山陰大街與會稽大街。整條山陰大街瀕臨府河,形成了街河相依的水城格局。因山陰是府治所在地,故山陰大街較會稽大街更為寬衢。在山陰大街上,廂坊居民城北密於城南,商貿、交通樞紐亦多集於城北,因此自古以來,從清道橋至大江橋為紹興最為繁華的地段,而這一路段即是紹興人所稱的“大街”。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清光緒年間《紹興府城衢路圖》(圖片出自屠劍虹《紹興街巷》)

解放路歷史上曾拓寬改造三次,分別是清康熙十六年(1721年),知府俞卿嚴令拆除所有佔道建築,拓寬道路;1933年,紹興地方當局將大江橋至清道橋路段進行了拓寬,並澆成瀝青路;新中國成立後,“紹興大街”改名為解放路,並以東街口為界(現在則以人民路為界),以北路段稱解放北路,以南稱解放南路。

在解放路上,曾出現過很多紹興人耳熟能詳的商店,像紹興百貨公司、第一食品商店、五豐食品店、匯源鐘錶商場等,之後又陸續湧現了紹興大酒店、供銷超市,國商、華誼、華聯大廈等商廈。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現在,當人們徜徉在解放路上,既能看到街道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滿目的繁華景象,又能體會到城市文化的厚實、凝重以及越國故地的靈秀。解放路既是紹興市民生活的中心,也是民俗風情的重要顯現之地。

魯迅故里,水城經典風貌的自留地

魯迅中路原為一條石板小路,由東郭門、木蓮巷口、禹跡寺、覆盆橋、都昌坊口、秋官地、大雲橋等路段組成。因魯迅故居在此,建國後改名魯迅路,1995年改為魯迅中路。

在魯迅中路南側是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的沈園,而道路的東段則橫穿魯迅故里歷史街區。在街區內有鹹歡河、魯迅路河、府河三條天然河域流經該區,河上架有形態各異的石橋。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魯迅故里歷史街區平日是步行街,也是賽道上的另一段石板路(圖片提供:紹興市委宣傳部)

坐北朝南的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前臨東昌坊口,後通鹹歡河,白牆黑瓦、人字屋頂、竹絲臺門,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也是目前紹興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臺門建築之一。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江南水鄉景觀,就隱藏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之間

東鹹歡河沿旁的恆濟當鋪,新建南路上的長慶寺、土穀祠和塔子橋都是魯迅小說中描述的實景。現在已對新建路兩側的居民作了保護修繕,在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出現的土穀祠,按過去的原貌作了恢復修建,飛簷翹角的塔子橋街亭使這條石板鋪設的新建路古意盎然。鹹歡河沿依舊保持“一河一路”的格局,水埠、石橋、臨河民居保存較為完整。

中興路,取自紹興市名之由

中興路是紹興市區內繼解放路後的又一條商業街道。

改革開放後,紹興人口增長,經濟騰飛,商貿發達,市場繁榮,使自古以來南北一條街的解放路明顯不堪交通重荷,城市交通已日益成為制約紹興發展的主要問題。

中興路是在原小巷小路上拓建的,沿途多有歷史景點和人文古蹟。為開闢中興路、完善路網格局,於1991年拆除這些巷弄,拓寬新路,取名中興路。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中興中路(圖片出自屠劍虹《紹興街巷》)

中興路之名,與紹興地名有關。史載宋高宗趙構於公元1131年下詔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的詔書中有“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一語,其語含有中興之意。八百多年後,紹興人在開拓興建這條道路時,採用了這個典故。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在中興路沿線附近,散佈著周恩來故居和八字橋等人文古蹟,圖為八字橋歷史街區鳥瞰圖(圖片提供:紹興市委宣傳部)

文字:部分摘錄自屠劍虹著《紹興街巷》,已獲作者授權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2018喜臨門紹興國際馬拉松賽

報名時間

9月5日上午10點 —— 9月20日下午17時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想和你跑越马,踏遍每块青石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