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一年,叫板寶潔、聯合利華、亞馬遜等巨頭,它憑什麼?

提起美國的電商,不得不提到這家,它,就是美國的Brandless。

並被評為“2017年硅谷最火的創業公司”。

創業一年,它就敢叫板寶潔、聯合利華、亞馬遜等巨頭,它憑什麼?

而他的消費模式很讓人新奇。

創立一年,叫板寶潔、聯合利華、亞馬遜等巨頭,它憑什麼?

相比走在街上,經常會傳來“清倉大甩賣,每樣只要10元錢!”的賣聲,那What!Brandless所有產品只賣3美元, 能有什麼好東西?

關鍵是Brandless賣的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小物件,它賣食品、家居用品、護膚品等,涵蓋了大部分快消品類。 也就是說,一瓶洗面奶、洗髮水統統只要3美元就可以搞定。

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收到貨的顧客卻紛紛交口稱讚。

Brandless的產品來自數十家美國的獨家供應商,產品主打有機、轉基因和無添加,在同類產品中質量都是上乘的。

每件產品都會研發中心進行嚴格的測試、調整和反覆試驗,確保其產品質量達到最高要求。

但是所有的品牌火了之後都尋求商標權,而Brandless卻偏反其道而行,主張“無品牌”產品,不在全球甄選各個品牌的好貨,而是自產自銷。

而且相比其他品牌華麗的包裝,Brandless奉行“LESS IS MORE”(極簡主義),它將商品SKU精簡化,每個品類的只選擇一款最好的產品。

創立一年,叫板寶潔、聯合利華、亞馬遜等巨頭,它憑什麼?

如此一來,精簡化的SKU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了成本,又免除了顧客挑選的煩惱。

比如Brandless只會出售一種類型的橄欖油,那顧客們就不用在橄欖油貨架前躊躇半天,既節省了購物時間,又提高了購買體驗。

產品賣得如此便宜,按理來說,都不夠企業塞牙縫,但是Brandless卻奇葩到:

與美國慈善組織Feeding America合作,每成交一筆訂單就會為有需要的人提供1頓飯,如果是“B. More”會員的訂單,一次將捐贈2頓飯。

Brandless自產自銷,徹底實現商品由工廠直達到用戶手中,消除所有中間的流通成本,再加上極簡風格的理念,極大地降低了成本,提供給消費者最低的價格。

Brandles是電商平臺,顧客下單後,還需快遞配送。

但Brandless商品的價格太便宜,為了提升客單價,增加顧客的忠誠度和復購,Brandless推出了自己的會員體系“B. More”。

創立一年,叫板寶潔、聯合利華、亞馬遜等巨頭,它憑什麼?

用戶繳納年費36美元,就可以享受所有訂單免費送貨的服務。

而非會員則收取每次5美元的配送費,或者購物滿39美元免運費。

在今年6月,在洛杉磯開了一家實體店,但是並不銷售產品,而是為了推廣品牌以及產品理念,注重消費者的體驗。

創立一年,叫板寶潔、聯合利華、亞馬遜等巨頭,它憑什麼?

線上與線下結合,這也是新零售大勢所趨,線下的體驗和感知始終是線上替代不了的,而在線上獲客成本持續提升的今天,線下有據點,不失為獲得顧客的一種有效方式,這或許就是Brandless大火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