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上名校?你不知道的原因

在一期的《十三邀》中邀請到李誕。著名網絡綜藝節目《吐槽大會》的製作人,作為知名度很高的製作人,一直很滿意自己目前所達到的高度,但是當被問道從哪裡畢業時,他卻突然感嘆起來:“我目前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考上一個名校吧”李誕一手打造17年現象級綜藝《吐槽大會》就是這樣一位著名製作人卻把沒有考上名校作為人生最大遺憾之一。

為什麼要上名校?你不知道的原因

在這個網絡經濟的年代,有很多學生和家長越來越相信“讀書無用論”家長學生們看過太多一些網絡主播月入百萬,為什麼還要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呢。

我們聽到太多學校畢業的畢業生說過,現在競爭壓力不要太大,就算你上了好學校,你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好工作呀!每次聽到這些我心裡不是滋味。

俞敏洪新東方的創始人,高考失敗2次,已經退無可退的他嘗試第三次高考終於考上了北京大學,如果他當初沒有堅持三次高考而是轉身回家當農民了,我們會認識現在的他嗎?如果他選擇了一所普通的職校同樣你也不認識他。

各位家長同學,名校絕對不止給你的是一張冷冰冰的文憑,而是區別於很多普通人的人生道路啊!這張看上去冷冰冰的文憑,它給你更多選擇的機會,一旦當你踏入了名校的大門,你們的人生下限,就已經超過很多普通人的上限。

在如今這個拼爹拼顏值的時代,作為普通家庭的我們,如果不上一個名校,拿不到好的學歷背景,你拿什麼和同齡人競爭?

好的學校你可以遇見同一頻率的人,

去年一張一群中國大佬在烏鎮聚餐的照片,刷爆朋友圈。

16位中國互聯網最知名的人,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名牌大學,裡面還有數位高考狀元。

國際金融報曾經對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受教育程度進行過分析調查,發現84%的高管具有高學歷,近一半畢業985高校。

好的學校不僅有好的教育資源,好的學校同樣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同類人。

曾經有一位學生,是一個喜歡專研和愛看書的學生,在初中的時候他刻苦專研,用功讀書。卻因為不喜歡出去玩而和周圍的同學有距離,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進入高中以後他為了撕掉這個標籤,他必須要去了解他並不感興趣的電視節目和明星歌手,這樣他才能覺得自己能融入。

但是在那個環境裡,他並不快樂, 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後來,他在我們的幫助下成功的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有一次我問道上好的大學給你收穫是什麼?

他回答道:我再也不用害怕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的確,一所好的名牌大學,同學們都有共同的志向,以學習為榮,在一些普通大學可能討論的是如何交到女朋友,如何去玩,怎麼樣逃課,而在這所大學每個人都是討論如何做好這個課題,

我們都知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對於你的學生而言,如果周圍都是混日子不愛學習的同齡人,他們出於模仿和合群,就會自動的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去合群去贏取他們的看法。

同齡人對於他們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父母每天不厭其煩的提醒

所以說選對了學校,就是選對了以後的戰友,有了他們的幫助,不用擔心會被拖後腿。這樣奮鬥才會更輕鬆。

為什麼要想盡一切辦法進名校?

名校並不能讓我們畢業就獲得高薪,也不能確保我們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

但是,普通人進到名校裡,收穫最的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重塑自己的氣質,思維方式和眼光

很多人說名校是這個社會的病態,我卻想說,我就是羨慕那些擁有高學歷的人,

在普通大學裡,聽不到很多的專家的講座,沒有很多的科研機會,可是在名校裡。你太多人變得專業,他們中有的人已經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行業頂尖的雜誌上發表見解,在普通大學裡,你的老師只是一位講課的,沒有什麼實習的機會,而在名校裡,你會發現你的老師可能就是寫這本教材的人。在普通的大學裡,你想出國想好好學英語,為了更好的環境你不得不去自習室,以此來增加學習氛圍,但是卻有可能遭到同學的議論和孤立。而在名校裡,到處都是為了自己夢想而努力拼搏的人

只有當你沉浸在這種氛圍裡你才會明白,為什麼要想盡一切的辦法進入名校

不用等到去社會上再去競爭,到時候就會明白高考其實是一個升降臺,把厲害的人送到厲害的學校,讓優秀的人越來越優秀。

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但是決定你的人生往往只有幾步。同樣是成年人,有些人以及越來越精彩,有些人卻還在摸索。這其中的分別其實往往重要的幾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人生是一趟馬拉松,你的起點決定不了你的終點,但是往往那幾年,就夠定義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