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最是真性情——《毛白菜》第62期發刊詞

感人最是真性情——《毛白菜》第62期發刊詞

有朋友總是笑我:你寫的發刊詞很好,但我感覺你就像去菜市場買個小菜,信手拈來啊!我真是汗顏,哪有那麼容易寫出來的好文章啊?就像這一期,八篇作品一一讀完,我自己已經稀里嘩啦了,還能怎麼寫發刊詞啊!

當然,我之所以稀里嘩啦,還是因為感動。一如昨晚組的那場飯局,所有人都說被其中良好的氛圍感染。今天我與作家王麗君聊天,她問我聚會的收穫,我說:文化興國大有可為,關鍵在於凝聚人心,精準發力,因為文人重情、需要好好引導。其實,昨晚的氛圍的確不錯,有我即興賦詩為證:

感人最是真性情——《毛白菜》第62期發刊詞

於我,更多的還是感動。正如《當代商報》總編輯、書法家胡有德所言: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開懷暢飲,開懷大笑。

其實,最是那一番真性情的釋放,感人!

說實話,這一期《毛白菜》的文章,也是如此。

現居北京的著名作家林白女士已被譽為“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扛鼎之人,著作等身,可謂功成名就。然而,即使這樣,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個場景,仍很清晰地映在她的腦際,因為那《一飯之恩》。這是作家的一篇小文章,也是第一次在公眾號推送。這篇文章,我讀了很多遍,除了感動,還有感恩。我理解作家的這份情意。我更知道,大凡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感恩。

長沙的何曉銘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散文作家,我個人非常欣賞她細膩的文筆和飽滿情感的真實流露。這期推送她的一篇把我看哭了的散文《母親的心》。躺在病床上的“我”虛弱地看著忙進忙出的母親,像老媽子一樣伺候著“我”的母親,這一個場景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我久久地回味著汪國真的詩句:我們的歡樂,是母親臉上的微笑。我們的痛苦,是母親眼裡深深的憂傷。我們可以走的很遠很遠,卻總也走不出母親心靈的廣場。

感人最是真性情——《毛白菜》第62期發刊詞

是啊!人生在世,怎一個情字了得?看我們美麗的香香公主雷群香在她的散文《人到中年的愛》裡是怎麼說的吧——轟轟烈烈終覺淺,平平淡淡才是真。或許,只有人到中年時,才能把感情看得通透,把感情過得單純,把感情植入骨髓吧!“真愛,就放下面子,放下身段,不顧自己,也不顧他人,心甘情願地為你做這些事......"你願意蹲下去為愛人繫鞋帶嗎?

我想我算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那天晚上去小區理髮店理髮,與素昧平生的理髮師短暫的相處,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理髮》。我很真實地記錄了這個過程,目的很簡單,希望給那個還有點想法、做事也認真的小理髮師一些有益的幫助。也許,這種很純粹的”善“也可以算是一種”愛“吧?

我相信這樣的”愛“已經融入到了電視人、詩人羅耀霞的骨子裡了。她寫了一組詩《親愛的電視人》,你聽:有時候,請出星星/有時候,請出彩虹/人間的調性被你握在掌中/或蕩氣迴腸,或跌宕起伏/你總是在出其不意中/製造一場人生的際遇,她用這樣美的詩句,把她身邊的同事詩意般地呈現給每一個讀者,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充滿靈氣又認真負責的導演、導播、攝影、剪輯師、音響師、燈光師......我相信你知道她的內心為什麼有這番情感了!

感人最是真性情——《毛白菜》第62期發刊詞

“為什麼我的眼裡含著淚水?因為我愛你愛得深沉。”老詩人艾青的詩也許是很好的回答。剛剛過去的清明節,詩人李賢歡回了一趟老家。他的父母都已經不在了,他只能“鞠躬/跪地/一叩三拜”,也許沒有父母的老家叫“故鄉”,他的清明節也就成了《帶淚的清明》。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故鄉就是我們的根。

本期的作品,都是以情取勝,因情感人。如小才女鍾雨萱的札記《品郭奉孝》,此文不光文采動人,情感也頗為真切,而且在我看來,以一個高中生的閱歷去品讀曾經叱吒風雲的三國大謀士郭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認為她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因為,她寫出了真性情的郭奉孝,也寫出了真性情的自己。也許,熊細姣老師的散文詩《惜緣》可以算作最好的總結了——註定的相識,如春天的花開。註定的離別,像晨曦的露滴。註定的失去,依然珍惜於記憶!

有人說:即使人活百年,也不過三萬多天。歲月如白駒過隙,生命也轉瞬即逝。最好的珍惜,不過是充分的釋放!也許,放開了,放下了,所有的不易都會慢慢容易。

我們沒有理由不活出自我。感人最是真性情!

劉志軍

2018年4月1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