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6個平台爆雷,P2P還能投嗎?

近段時間,整個互聯網金融領域“雷聲”隆隆:唐小僧、聯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錢爸爸、銀票網、永利寶、愛投資、銀豆網……一大串平臺都爆雷了。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在運營的P2P網貸平臺共2835家,其中,2018年上半年新增36家、消亡721家。

據媒體統計梳理,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內,全國共有108家P2P平臺爆雷,相當於每天爆雷2.6家。此輪P2P爆雷已波及數十萬投資者,而且多以工薪階層、低收入者為主。

那麼,P2P還值得投資嗎?

每天2.6個平臺爆雷,P2P還能投嗎?

01

互聯網金融必須納入有效監管

缺乏嚴格監管和追逐高回報率,是P2P等互聯網金融存在高風險的隱憂所在。P2P與其說是利用互聯網,倒不如說更多是鑽了監管規則的空子。如果對金融創新缺乏監管,將衍生一系列兌付危機。

當然,不可否認,P2P網貸有其積極意義。從基礎面來說,投資者有資金配置的需求,個人和企業有借款需求,現有的金融體系無法全部滿足,網貸有存在價值。如果能夠將其納入有效的監管之下,可能會提高資金流動的效率,吸收民間閒散資金為企業發展所用。

從監管層面來看,央行等監管機構也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互聯網金融規範經營。近期央行明確表示,將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作為重點整治的業態,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清理,完成時間將延長至2019年6月。

每天2.6個平臺爆雷,P2P還能投嗎?

02

P2P投資四大注意事項

我並不贊成大家參與高風險的P2P投資,但如果非要投資的話,就請謹守以下幾條原則:

首先,“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目的是為了防止系統性風險,是讓你把資金分散配置在不同的大類資產中,比如分散投資在銀行存款、股票、債券、P2P、黃金、房地產等,而非全部投資在股市的不同個股,或者P2P的不同平臺中。

其次,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儘量選擇經營規範的平臺。很多爆雷的平臺都是以高返利或高利率為誘餌,致使投資人中雷。就像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提醒的,“10%以上的收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大環境如此,銀行五年期定存利率也才3%左右,目前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只有3.6%。

第三,不要迷信上市系、國資系、投資大佬的背書

。網貸行業發展至今,頭戴各種靚麗光環而倒塌的平臺不在少數,過去的光環並不能保證未來一定安全可靠,更何況很多光環背後的真實情況如何、有沒有虛構或誇大成分,誰說得清?

第四,時刻注意平臺的現金流。一旦平臺出現投資淨現金流出,而且突然加大了發標力度,優惠活動不停且力度加大,那麼很可能就是平臺的最後一搏了,你一進去就可能成為最後的接棒者。

作者:陳思進,國際五大金融財團全球投資部風險管理資深顧問,併兼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貨幣》學術顧問;《環球時報》智庫、《每日財經新聞》智庫等資深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