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滾船:客運「後起之秀」,今年或將井噴式交付

中船集團第七○八研究所 祁斌

客滚船:客运“后起之秀”,今年或将井喷式交付

全球最大混合動力客滾船“Color Hybrid”號

客滾船屬於客船的一種,既能載客又能裝運汽車、卡車、拖車,甚至是火車,還可以為乘客提供住宿和娛樂服務,運營範圍主要包括內海、海灣、島嶼和大陸之間。該型船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的歐洲波羅的海,之後迅速成為國際客運市場的“後起之秀”。除波羅的海外,客滾船也開始頻繁出現在歐洲北海、地中海、美國沿海、日本列島海域等。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於交通工具安全、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客滾船的發展也產生了一系列影響。為滿足市場的需求,客滾船已向著更安全、更環保、更舒適、更快速、裝載能力更強的方向不斷髮展。

面臨新形勢

區域經濟帶動市場發展

客滾船市場的興衰和相應區域的經濟發展聯繫密切。比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客滾船的新船訂單量和完工量因市場繁榮而基本維持在高位。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船東熱情不再,隨著手持訂單慢慢地消耗,客滾船市場也進入低谷期。

到了2015年,隨著歐洲經濟的復甦以及受低油價的刺激,客滾船市場表現出了強勁的需求,租金“水漲船高”。同時,客滾船船隊的老齡化也日趨明顯,據IHS-Seaweb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客滾船船隊保有量中20年以上船齡的船舶數量為1806艘,佔比高達57.1%。此外,2014年韓國“歲月”號客滾船特大安全事故刺激了老舊、不安全船型的淘汰,導致近年來客滾船的訂單量和完工量大幅攀升。

訂單量方面,據IHS-Seaweb統計,2015年,全球客滾船新船訂單量為99艘、13.5萬載重噸(DWT)、43.2萬總噸(GT),以GT計,同比增幅約49%;2016年,該數值高達78.8%;2017年,該數值有所回落。此外,截至2018年8月8日,2018年的客滾船新船訂單已有43艘、64.5萬GT

客滚船:客运“后起之秀”,今年或将井喷式交付

超環保雙頭車客渡船“Texelstroom”號

完工量方面,據IHS-Seaweb統計的數據,2016年,全球客滾船總計完工並交付了74艘、33.7萬GT,同比分別增長17.5%和23.8%;2017年相比2016年略有上升,同比增幅分別為2.7%和12.1%。而根據IHS-Seaweb2018年8月8日的手持訂單數據來看,2018年可能會出現井噴,理論上全年將有119艘、15.3萬DWT、66.8萬GT客滾船交付,以DWT計達到歷史第二高度,以GT計則位列歷史第三,僅次於2001年(101.8萬GT)和2002年(72.1萬GT)兩個高峰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數據因有數十艘客滾船還未錄入具體參數, 故2018年的GT總量其實應該更高。此外,2019年的交付量目前看來也將有66艘、57.5萬GT。當然, 這些只是理論上的交付量,未考慮延期、撤單等情況。

從目前客滾船的建造國家來看,日本、意大利和中國位列前三。據IHS-Seaweb統計,包括手持訂單在內,日本總計建造客滾船743艘、101.9萬DWT、304.4萬GT,佔全球市場份額的比例分別為22%、21.9%和15.8%;排名第二的意大利總計建造178艘、63.7萬DWT、273.2萬GT,佔比分別為5.3%、13.7%、14.2%,主要以建造大型客滾船為主;中國的情況與意大利差不多,目前總計建造170艘、54.1萬DWT、223.9萬GT,佔比分別為5%、11.7%和11.6%。

值得一提的是,據IHS-Seaweb統計,目前我國所建客滾船的平均船齡僅

5.8年(包括手持訂單),而日本和意大利則分別是28.1年和24.5年,其他國家最少的也是13.8年。這表明,中國近幾年在客滾船建造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

未來大有所為

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環保

經典船型客滾船的運營區域和對象決定了其與交通、旅遊、城市、生物、環境等聯繫密切,因此,該型船的環保係數也比其他運輸類船舶更高。近年來,一些相關環保規則和標準相繼出臺。例如,自2015年1月1日起,歐盟開始執行更為嚴格的船舶硫化物排放標準。在波羅的海、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等歐盟專屬排放控制區內行駛的船舶,硫化物排放標準從1%降至0.1%;國際海事組織(IMO)確定2020年在全球海域實行船舶燃油排放標準0.5%含硫上限的規定等,這些法規同樣在“催促”著客滾船向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

為滿足最新的環保規範和標準,儘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客滾船研發企業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採取措施提高船舶環保性能。其中,採用替代能源視為大勢,包括採用液化天然氣(LNG)、壓縮天然氣(CNG)、甲醇、太陽能、風能、電池等。這些替代能源與船用柴油相比,清潔度更高,提升環保性能的效果立竿見影。

在這些替代能源之中,LNG因其普遍性、高效率、性價比較高而最受青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客滾船因運營所在區域條件所限,比如缺乏陸上LNG基礎設施,還需要因地制宜採取變通措施。

客滚船:客运“后起之秀”,今年或将井喷式交付

雙燃料渡船“SALISH ORCA”號

太陽能、風能等則多作為輔助動力,這主要是因為,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其不太能支持以服務航速持續性長距離航行。不過,將這些輔助動力與主動力結合在一起,以達到節能減排效果的混合動力客滾船也在近幾年慢慢出現。

此外,安裝廢氣洗滌裝置也是滿足最新排放標準要求的一種方法。但是,這種方法需要考慮過濾後廢液的排放問題,與直接使用替代能源相比工序更多。因此,此類設備多用於現有船舶的改裝。其他節能技術如空泡潤滑、節能螺旋槳舵系統、減阻船首等雖然效果相對不太明顯,但也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除上述設備外,一些短途客滾船已開始採用電池推進系統。不過,基於成本問題,使用電池作為推進動力的客滾船多是一些政府支持的項目。舉例來說,挪威是電池動力客滾船的主要運營國家,且該國已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另據報道,在歐盟和瑞典交通管理局的支持下,Stena公司的1500客位、550車位汽車客滾船“Stena Jutlandica”號將被分階段改裝,初期採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最終將完全由電池提供動力。屆時,該船預計需要50 兆瓦時的電池儲能以支撐3小時25分鐘的行程。Stena公司也將因此成為瑞典首家運營零排放客滾船和碼頭的渡船運營商。

從設計和建造角度來看,雖然目前我國在客滾船建造領域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一些世界知名渡船公司如Stena公司、DFDS公司和Viking Line等都與中國船企有業務往來,但在設計方面,特別是

高端的郵輪型豪華客滾船設計仍依賴國外公司。為此,在這方面,我國船舶工業仍需努力。不僅如此,從客滾船入手,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我國的豪華郵輪設計建造能力。

此外,從節能環保技術的角度來看,目前無論是國際規則還是國內法規,都對船舶減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國外在客滾船應用節能環保技術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應與時俱進。國內運營客滾船或車客渡船的地區不在少數,包括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沿海區域、南海諸島等,對此,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選擇最適合的環保技術。

客滾船新船型概覽

VikingLine公司高能效豪華客滾船

2017年6月,芬蘭著名渡船公司Viking Line與中國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1艘集LNG動力、風動力於一體的郵輪型豪華客滾船建造合同,設計方為知名客滾船設計公司Deltamarin公司,預計2020年3月交付。

該船總長218.55米,型寬35米,型深18.6米,服務航速達22.1節。該船除使用LNG燃料外,還將安裝2個24米高的Norsepower公司旋筒風帆。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在合適的風力和航速條件下,該型旋筒風帆可以獲得25%的節能效果。

“薰衣草”號和“杜鵑花”號節能型客滾船

日本的客滾船設計和建造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但一直以來卻相對“保守”。隨著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競爭愈發激烈以及旅遊潛力被激發,乘客的舒適度、船上服務設施的品種及質量正不斷提升,新日本海渡船公司開始大膽革新,“薰衣草”號(Lavender)和“杜鵑花”號(Azalea)客滾船就是這一背景下的代表之作。

“薰衣草”號和“杜鵑花”號為姊妹船,由日本三菱重工建造,分別於2017年2月和6月交付。該型船總長197.45米,型寬26.6米,型深20.6米,服務航速達25節。該型船外形、系統和技術方面做了不小改進,更適合在常年海況不佳的日本海航行;25節的高航速則提升了運營效率,舒適性也更好。

其他船型

·Deltamarin公司設計、中航威海船廠有限公司建造的瑞典Stena公司“Stena E-flexer”號客滾船。該型船在設計上特別注意船舶的燃油效率以及貨物空間的最大化,主機採用“燃氣預備”(GasReady)型,支持甲醇或LNG作為燃料,符合最新的安全和環保法規。

·2017年,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為瑞典Gotland Rederi公司建造的“Visborg”號和“Thjelvar”號客滾船。該型船主機採用瓦錫蘭公司雙燃料發動機,可使用LNG燃料,是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性能最優、最節能環保的高端豪華客滾船。此外,廣船國際今年還接獲了丹麥DFDS公司2艘230米的豪華客滾船訂單。該型船由Deltamarin公司設計,將按照最新的環保標準建造,配備廢氣洗滌裝置,以儘可能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

·達門公司開發的採用“海斧”(SeaAxe)船艏設計,集高速、安全、舒適於一體的5510型高速客滾船;挪威Fjord1公司和TorghattenNord公司旗下多型使用燃料電池的車客渡船;Tallink集團旗下采用雙燃料主機、以LNG為燃料的豪華客滾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