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叄壽:數據交易不是爲了技術而技術,是爲了解決實際問題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一個數字技術爆炸的年代。此時,類似“技術是否已經超越了人”的擔憂,常有聽聞。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在全國而言率先將區塊鏈技術、數據確權技術、數據安全技術、eID身份確權認證技術等應用於數據交易,其執行總裁王叄壽認為,數據交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推動數據流通融合,鏈接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升級傳統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

當前,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作為全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已將國內領先技術應用於數據交易,以保障數據交易的安全性、可追溯性和實用性。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基於區塊鏈分佈式數據存儲、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特性,利用該技術推進數據確權,推進建立基於區塊鏈的大數據交易所,記錄交易數據,實現數據資產的可信交易。

王叄壽:數據交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2018年5月25日,王叄壽應邀出席中央電視臺“財經聚慧·大數據”企業座談會。

數據安全是數據流通融合的前提。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加快推進數據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構築具有貴陽特色的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產業體系和保障體系,穩步強化安全維護的整體性系統性標準化研發,不斷夯實貴陽大數據交易的安全基礎。

同時,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獲得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授予的“eID網絡身份服務機構”資質。eID是由“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簽發給公民的網絡電子身份標識,用於在不洩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互聯網上遠程識別個人的身份,具備權威性、普適性、能夠有效保護個人身份信息。

王叄壽:數據交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2018年5月27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接入歐比特衛星數據。

技術工具在不斷完善,然而,王叄壽認為,如果為了技術而技術就偏離了建設大數據交易所的初衷。數據交易的目標是讓數據動起來,加速數據流通盤整,促成多領域、多行業海量數據碰撞融合,釋放數據價值,優化企業分析決策能力,事實上,數據交易起到了鏈接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升級傳統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的作用。

當前,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驅動全國數據要素流通,已發展泰康人壽、寶武集團、中信銀行等在內的2000多家會員企業,可交易數據產品超過4000個,2018年入選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建設7個“新”,在先進數字技術助力之下力推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