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觀點:數據交易崛起涉及的文化轉型

從全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成立,到雨後春筍一般興起於各地的數據撮合機構,數據交易已經被視為推動數據流通的一項常規動作,它讓企業封閉的歷史數據、即時數據跳脫出來,實現跨領域、跨行業碰撞,釋放出數據融合的創新價值。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王叄壽認為,數據交易崛起背後,是一項新共識,即海量的、分散的數據資源,步出藩籬走向共享利用,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是賦能數據資源以資產、資本屬性的過程,代表了一場商業文化轉型。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觀點:數據交易崛起涉及的文化轉型

王叄壽在2018數博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數據價值的挖掘猶如一場革命,數據交易帶來的是生活、工作和思維的大激盪,前提是數據治理意識的覺醒。當數據靜止而孤立,它就僅僅是生產、生活的副產品,只有進入流通,會在數據碰撞中檢驗價值,產生價值。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數據顯示,海爾集團、天弘基金、深圳潤泰物流、銀河生物、歐比特等貴陽大數據交易所2000多家會員單位,已碰撞出超過4000個可交易的數據產品,涉及30多個行業領域。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觀點:數據交易崛起涉及的文化轉型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穩步擴大數據交易“朋友圈”

貴陽,作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的中心城市,2000多家交易會員企業作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先行先試的開拓者,從政策扶持到勇於嘗試,共同推動了數據交易走向完善。數據供需多方,在這一由第三方創建,以數據技術、數據標準、數據安全等創新共同構架的平臺上實現數據價值共享,追求企業利潤增長。

數據交易崛起,深刻參與打造數據驅動型經濟社會模型,將帶來數據價值的極大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