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廢塑料進口或將成爲歷史

2018年已過半,上半年一共進口了16批次的廢料,其中13批次包含廢塑料,共計58,439噸,而最近公佈的第16批批文中廢塑料進口僅為212噸。與去年相比,2017年全年共進口了11批次廢塑料,共計進口7,050,562噸。未來半年,廢塑料是否繼續進口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一切將在2018年12月31日截止。在最近一次塑料產業會議上相關人士表示:國內廢塑料進口已基本杜絕,但以新料模式進口的產品卻在增加。

「行業資訊」廢塑料進口或將成為歷史

廢塑料進口已成為歷史

廢塑料的進口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主要原因是國內塑料消費的快速發展,而國內塑料產量無法滿足消費的需求,所以進口廢塑料彌補了這個短缺。在長達20多年廢塑料進口的歷史中,進口量最高的年份在2012年,進口了887萬噸廢塑料,之後幾年廢塑料進口呈下降趨勢,到2017年進口量是705萬噸。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廢舊塑料的用途非常廣泛,PET是非常好的化纖的原料,PE可以用於大多數包裝產品,除了食品包裝。所以目前國內的廢塑料進口基本上完全被停止後,每個月仍有四五萬噸在國外經過加工後的廢塑料以再生顆粒的形式進口到國內。因為廢舊塑料價格比較低,在國內很多塑料製品都需要低成本的東西,所以廢塑料進口停止後,對國內外的塑料市場有很大的影響。

禁廢令實行後,全球新料市場有何變化?

以聚烯烴為例,從產能、需求和消費的角度看全球新料市場的變化。

聚乙烯

2017年全球聚乙烯產能新增600多萬噸,其中線性新增最多,達到300多萬噸,全球產能已達到1.1億噸。2017年全球聚乙烯需求已經達到9200萬噸左右,增長3.8%,需求的增長保持了一個非常好的水平。在聚乙烯消費裡,薄膜產品仍然是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由於建築業發展放緩,管材增速有所下降。薄膜的消費依然是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聚丙烯

2017年全球聚丙烯產能增加369萬噸,這是近三年以來增長最低的一年,2015年、2016年全球聚丙烯產能增長都在400多萬噸以上。目前,全球聚丙烯的產能接近8000萬噸。全球聚丙烯需求為7000萬噸,同比增長4%。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樣,全球的需求增長都保持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況。拉絲料和薄膜的消費結構在提升的,由於國外特別是美國、歐洲汽車產量的增速放緩,使得全球聚丙烯的注塑產品有所下降。禁廢令實行後,中國的聚烯烴市場變化

聚乙烯

近幾年中國聚乙烯產能增長緩慢,2017年中國新增聚乙烯產能100多萬噸,產量是1600萬噸,進口是1200多萬噸,表觀消費量為2800萬噸。2017年聚乙烯需求增長了11%,將近增長了260萬噸的需求。所以,目前國內聚乙烯的產能增速遠遠低於國內需求的增速,聚乙烯仍需大量進口。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來國內進口了大量的聚乙烯廢塑料,而聚乙烯的再生顆粒仍需大量進口的原因。

聚丙烯

2017年中國新增聚丙烯產能大概是80萬噸,今年年末聚丙烯產能約為2350萬噸,產量一年為2020萬噸,進口量為490萬噸,表觀消費量2493萬噸,同比增長10.4%。從2017年的情況分析,聚丙烯產能增速的放緩,是造成目前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價格在逐漸靠近的主要原因。

國內下半年聚烯烴價格展望

近年來聚乙烯產能保持持續增長,產能過剩雛形展現。預定2018年全國聚乙烯產能為1985萬噸/年,產量為1770萬噸,國內聚乙烯進口量在1300萬噸,需求為3000萬噸。供給和需求基本維持平衡狀態。包裝製品仍是聚乙烯主要應用方向,近年來快遞包裝用聚乙烯的需求在穩步增加,今年內會在上海的快遞行業首先試點新型降解材料,這會對快遞包裝行業傳統塑料的用量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對價格上漲形成制約。近年來聚丙烯產能保持持續增長,預計2018年全國聚丙烯產能為2678萬噸/年,產量為2230萬噸,國內聚乙烯進口量在460萬噸,需求為2680萬噸。供給和需求維持緊平衡狀態。後期聚丙烯出現進口量下降、出口量增加的趨勢。進口再生料實質性的減少,下半年受經濟減速和進口到貨增加的影響,下游工廠和貿易商對市場也是相對謹慎,增加庫存可能性比較小,全年市場呈現偏松供給的可能性較大。下半年油價有望維持高位,上游企業依然擁有強有力定價權,擠壓中下游企業利潤,下游企業也在爭奪議價權,聚丙烯價格有望上漲。

塑料產品的選材面臨更為嚴苛的挑戰,優質的材料與技術是浙江豐塑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們將用我們的專業的塑料進口、塑料代理等業務,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行業資訊」廢塑料進口或將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