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忠

“忠”,敬也。從心中聲。陟弓切。“忠”,形聲字,從心,中聲。 “中”為中正、不偏不倚。“心”為內心、心理,小篆“忠”從“心”表示與人的心理、情緒有關。“忠”是中正不偏之心,是待人厚道,處事公正,赤誠無私,誠心相待。一“中”一“心”為“忠”,是一箇中心,立心中正,中心不貳。若有兩個中心,就會複雜、麻煩,所以兩“中”一“心”為“患”。“中”於“心”上,以示“忠”自心起,不謀私利,顧全大局。

說文解字:忠

忠是由“中”和“心”組成的形聲字,《說文解字》:“忠,敬也,從心,中聲”,“忠”是由形符“心”和聲符“中”組成的形聲字。段玉裁注:“敬者,肅也。未有盡心而不敬者。”這就說明忠是恭恭敬敬,盡心盡力去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說文解字:忠

忠 中國古代道德規範之一.原指為人誠懇厚道、盡心盡力,後有忠於他人、忠於君主及國家等多種含義,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有時特指臣民對君主和國家應盡的道德義務.隨著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的形成和加強,“忠”成為臣民絕對服從於君主的一種片面的道德義務.宋代以後,“忠”發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