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縣「五個一批」劍指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定边县“五个一批”剑指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今年以來,定邊縣紀委監委全面履行紀檢監察職責,靶向監督,精準發力,“五個一批”持續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作風督查“點穴法” 重點查處一批

扶貧幹部作風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脫貧攻堅戰的成敗。定邊縣針對脫貧攻堅中幹部工作作風問題,重點查處貫徹中省市縣脫貧政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在脫貧攻堅中履職不力、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做表面文章、工作方法簡單等問題。今年以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查處幹部作風問題10件,黨紀政務處分4人,實施誡勉談話3人,下發督查通報5期,通報限期整改單位7個,點名通報脫貧工作作風不嚴不實幹部10人。

常規巡察“聚焦查” 督促整改一批

開展巡察是精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利劍”,具有劍指問題、形成震懾的高壓效應。定邊縣充分發揮巡察的震懾作用,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納入縣委2017年度兩輪巡察重點內容,堅持扶貧政策、項目、資金落實到哪裡,巡察監督就跟進到哪裡,責令相關鄉鎮黨委、部門(黨組)限期整改存在的問題,著力發現和懲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今年以來,累計對2個鄉鎮、5個部門進行了常規巡察,共發現精準脫貧領域違紀問題線索2條,反饋個性問題14條、共性問題4條,督促整改了一批共性和個性問題。

靶向監督“機動式”專項治理一批

機動靈活的精準監督是確保扶貧政策、扶貧資金項目落實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發現問題的有力舉措。定邊縣把專項整治作為制度性安排和經常性手段,有針對性地選題,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多輪次、滾動式專項治理。今年以來,先後開展對危房改造資金、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和脫貧攻堅退出政策落實情況等專項治理5次,累計查處問題13件,黨紀政務處分11人,組織處理8人,通報批評22人,提出各類非原則性建議88條。

重拳懲治“零容忍” 警示震懾一批

查處問題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震懾力的手段。定邊縣強化執紀審查,聚焦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落實政策優親厚友、項目審批吃拿卡要、扶貧資金截留挪用、借用戶口虛報冒領等方面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進行嚴肅查處。今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36件次,查處問題20件,黨紀政務處分16人,組織處理16人。同時,始終把公開曝光典型問題作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環節,先後四批次不間斷通報曝光典型問題18起27人,警示效果和震懾效應不斷強化。

問責追責“高頻次” 集中約談一批

問責是落實責任、傳導壓力的重要抓手,沒有問責,責任就難以落實下去,問題就得不到根治。定邊縣針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不夠深入、持續用力不足甚至出現“零立案”“零查處”的鄉鎮,集中約談了一批扶貧領域問題反映突出的鄉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今年以來,2個鄉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因扶貧領域執紀審查問題線索“零報告”“零處置”被縣紀委書記工作約談;11名鄉鎮紀委書記因助力脫貧工作進展緩慢、推進不力被縣紀委集體約談;3名鄉鎮的黨政“一把手”因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突出問題被縣紀委書記工作約談,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將責任和壓力傳導到一線。同時,把責任追究作為有力槓桿,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失職失責情形嚴肅問責追責,16名幹部因脫貧攻堅工作履職不到位被問責。

作者/左海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