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之殤!國內最大新聞紙機改產文化紙,新聞紙廠僅剩3家!

沒有進口廢紙的影響,已經深入造紙行業。沒有OCC的包裝紙生產廠還可以選擇不定期的停產,可沒有ONP的新聞紙廠怎麼辦呢?

全國最大的新聞紙機轉產文化紙

7月初,我國最大的一臺新聞紙機,在晨鳴集團正式結束了它生產新聞紙的使命。經過半年多的改造,該紙機正式改產文化紙,生產雙膠紙和靜電覆印紙為主。

這臺紙機位於壽光晨鳴5廠,由芬蘭維美德公司提供,紙機網寬11.15米,設計車速1800米/分,投產於2006年,使用ONP生產高檔新聞紙,年產量可達50萬噸。是國內產量最大的一臺新聞紙機。

由於缺少廢紙原料(2018年,晨鳴集團未能獲得進口廢紙許可),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該紙機進行了技改,淘汰了原來的脫墨漿生產線,改換了安德里茨的備漿系統,主要生產全木漿的雙膠紙和靜電原紙,年產量可達55萬噸。

無廢之殤!國內最大新聞紙機改產文化紙,新聞紙廠僅剩3家!

缺少廢紙,新聞紙廠僅剩三家

從2008年奧運會之後,由於國內新聞紙用量的下降,新聞紙出現了嚴重的供大於需的情況,新聞紙生產廠越來越少,不斷有新聞紙機改造生產其他紙種。以中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商華泰集團為例,近五年來,已經有5臺新聞紙機做了改造,東營華泰9號機改產文化紙、東營華泰10號機改產文化紙、東營華泰11號機改產包裝紙、廣東華泰紙機改產包裝紙、河北華泰紙機改產文化紙。集團僅剩東營華泰12號機還生產新聞紙。

而從去年開始,由於進口廢紙的限制,市場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由於缺少原料來生產,新聞紙的產量嚴重下滑,國內出現了多年未有的新聞紙供不應求情況,新聞紙的價格也出現飆升。

但是,沒有進口的美廢,新聞紙的生產終究難以維持,正常情況下,美廢要佔新聞紙原料的70%以上,僅用國產廢紙生產的新聞紙質量難以達標。因此,今年除了晨鳴的新聞紙機改造外,山東另外一家新聞紙廠——山東金海洋紙業,也把兩臺新聞紙機改產了文化紙,這家企業在今年也是沒有獲得廢紙進口許可。

到目前,國內生產新聞紙的僅剩下華泰集團、廣州造紙和山鷹紙業三家企業。根據中國報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今年1—6月全國新聞紙產量約為62萬噸,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距全國報業半年新聞紙需求量還有較大差距,新聞紙市場供應異常緊張,不得以又進口了約20萬噸新聞紙。同時,廢紙原材料的價格高位運行,造成新聞紙價格大幅度上漲。從今年年初到現在(7月份),新聞紙生產企業多次調高新聞紙價格,到目前為止,國產新聞紙全國平均價格為6350元/噸,比去年同期的5100元/噸上漲125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