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揪出51家問題造紙 印刷包裝企業 督查持續到明年

一個月揪出51家問題造紙 印刷包裝企業 督查持續到明年

51家造紙、印刷、包裝企業被環境部通報

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持續開展,200個督查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6個縣(市、區)進行督查,小編整理了環保部通報的問題企業,自6月14日至7月11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環保部發現51家造紙、印刷、包裝企業有環境問題,具體情況如下表。

一個月揪出51家問題造紙 印刷包裝企業 督查持續到明年

一個月揪出51家問題造紙 印刷包裝企業 督查持續到明年

一個月揪出51家問題造紙 印刷包裝企業 督查持續到明年

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進展(6月14日-7月11日)

對上述問題,生態環境部已通過督辦問題清單交辦相關市、縣(區)人民政府依法調查處理。

別鬆懈!本輪強化督查持續至2019年4月底

6月7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本次強化督查從2018年6月11日開始,持續到2019年4月28日結束。生態環境部對“2+26”城市總體安排200個左右的督查組,汾渭平原11個城市總體安排90個左右的督查組,每個督查組由3人組成,主要從地方環保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抽調。第一階段有20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第二、三階段有29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還預留了100多個特別機動組,因此此次強化督查共動用約1.8萬人(次)。

這次強化督查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的主要工作:“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情況,工業企業環境問題治理情況,工業爐窯整治情況,清潔取暖及燃煤替代情況,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情況,運輸結構及方式調整情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情況,揚塵綜合治理情況,秸稈禁燒管控情況,錯峰生產落實情況,重汙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群眾投訴的突出環境問題辦理情況等。

強化督查的範圍

(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含辛集)、唐山、保定(含定州)、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市,河南省鄭州(含鞏義)、新鄉(含長垣)、鶴壁、安陽(含滑縣)、焦作(含濟源)、濮陽、開封市(含蘭考)(以下簡稱“2+26”城市)。

(二)汾渭平原11城市包括山西省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陝西省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市以及楊淩示範區。

(三)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

督查時間

第一階段(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8月5日),共4個輪次。對“2+26”城市“散亂汙”企業整治、燃煤鍋爐淘汰、部督辦問題整改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規定的其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梳理熱點網格、群眾投訴舉報,重點發現新的涉氣問題。

第二階段(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11月11日),共6個輪次。對“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全面督查,排查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公轉鐵”落實、揚塵治理及秸杆焚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督促各項任務及措施落實到位。

第三階段(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4月28日),共11個輪次。重點督促“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長三角地區落實秋冬季減排措施,排查錯峰生產及重汙染天氣各項應對措施落實情況。

每個督查組現場督查2周,共安排21輪次督查。

“2+26”城市總體安排200個左右的督查組,汾渭平原11個城市總體安排90個左右的督查組,長三角地區以安排特別行動組為主,開展不定期督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