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紙價走勢分析 國家積極「放水」或阻止紙價下滑

 各地紙價上調,紙廠大規模停機

近日,全國各地均有紙價上調的消息出來,其中不乏大紙廠,比如太陽、亞太森博、晨鳴、玖龍。

文化用紙和廢紙價格都呈現上漲態勢,這到底是巧合呢,還是合力之舉?漲價能否落實?還是隻是虛張聲勢?行情就此扭轉,還是繼續低迷?

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全國各地擴展,華北地區、華東地區……廢紙價格均有上調。

紙價在高處飛,然而,包裝紙需求嚴重不足,許多紙廠不得不停機。上個星期,玖龍,山鷹紙業相繼發出大規模停機信息,向市場發佈一個信號——紙廠不願以價換量。

文化紙率先維穩

圖書市場在全民教育的背景下,預計不會受到中美貿易戰過大的衝擊。9月份開始是傳統的教材、教輔招標季節,每年固定的用量採購會極大的壓縮社會用紙的供應量。

雙膠紙用量最大的圖書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如下圖所示▼

2018下半年紙價走勢分析 國家積極“放水”或阻止紙價下滑

2000年-2017年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變化圖

設備受限,大幅度的增加雙膠紙供給難實現

某大廠改造的紙機已經開始運行,但是受制於配套的漿線還沒有投產實際產量有限,短期內難以大幅度的增加供給。業內人士預計產量的大量投放要到年底,會大幅度落後原有預計的釋放速度。

環保督查,銅版紙廠家轉產雙膠紙的動力減弱

某銅版紙大廠因為地區環保不過關,被強制性的要求一臺紙機每個月固定停產一週,大大減少了銅版紙的供應量。在此背景下銅版紙的價格本月開始企穩反彈,預計在旺季到來後整體的價格會進一步上漲。銅版紙廠家轉產雙膠紙的動力減弱,雙膠紙的供應量和供應源會進一步減少。

國際局勢不明朗,進出口將壓縮國內的供給數量

隨著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的日趨接近,在人民幣貶值的大背景下進口紙的利潤逐步縮小。考慮到進口紙的訂貨和運輸週期,後續進口紙的操作空間有限,進口數量會從前期的高位快速下跌。隨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國內出口的數量會穩步增加,此消彼長之下會壓縮國內的供給數量。

從渠道庫存分析,因為某大廠投產的預期對經銷商心態的影響,雙膠紙的經銷商都極度的壓縮了自己的庫存。從目前調研的情況來看,雙膠紙的經銷商庫存都低於去年同期,處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同時各廠家因為限產和積極消化政策的影響,庫存也都處在一個較低的位置。持續的價格下跌,也讓社會印刷廠的庫存壓低到了一定的低位,後續存在一定的補庫空間。

綜合原材料成本、廠家的供給情況、市場需求情況以及渠道庫存情況來看,小編隊雙膠紙的後續市場進行一個預判:雙膠紙價格近期會企穩,並且在旺季到來之際重新進入一個上升通道。

03

好消息!國家層面“放水”或穩住紙價

近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如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這對國內紙價的走勢具帶來一定利好。

總基調,大方向

李總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

會議聽取了財政金融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彙報,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明確表示不要強刺激,那麼像08年的四萬億政策應該是不可能再現,只是低迷的經濟,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放水”是必不可免的。對於經濟變化要定向調控,必須保證經濟穩定發展。

會議還要求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毫無疑問,這對當前飽受需求萎縮和企業債務去槓桿困擾的造紙及包裝印刷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對穩定當前的紙價,也是非常正面的。

不但如此,實體行業還將迎來如下大利好:

聚焦減稅降費,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小微企業在市場主體中個體工商戶的佔比約為80%,小微企業在企業總數中的佔比超過75%,兩者合計約佔市場主體的95%。從這個數據上看,做好小微信貸政策服務,對總體經濟的穩定有著深遠有益的影響,也有利於商業銀行利潤的增加。

堅決出清“殭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佔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結合上述,國家正對目前持續低迷的市場做出積極的貨幣政策,“放水”政策短期內有利於紙價穩定,適度的增發貨幣,也不失為刺激經濟的一計良策,那麼預估2018下半年的紙價並不像想象的那樣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