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紙廠「撐」,小紙廠「熬」,三級廠不漲價就不好做了

一、大紙廠“撐”,小紙廠“熬”

大紙廠庫存居高不下、小紙廠停機減虧,紙業龍頭試圖原紙變紙板自賣,消化庫存順便試探自營的路徑,只可惜沒幾天就縮回去了。那樣的話原紙通過低價紙板是出貨了,可是原先的合作二級廠合作關係如何處理?不成熟就暫停,待明日再戰!

二、同樣賺錢紙板廠不同的“後路”

二級廠度過了這輩子可能不會再來的黃金季節,懷念2016、2017的無限風光,基本上是賺了缽滿盤滿,然而一樣賺錢的紙板廠,瘋狂中後續經營思路又大有差別。

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二級廠中以外資為主的二級廠基本上是紙板、紙箱兼營,紙板漲價時漲的慢幅度小,跌價時候跌的慢跌幅小,紙板供應不足時候不擴張,轉而加大紙箱業務。相反民營二級廠中紙板瘋狂時候,大力擴張紙板線,漲幅大起大落,無穩健思路。

大紙廠“撐”,小紙廠“熬”,三級廠不漲價就不好做了

三、三級廠不漲價就不好做了

三級廠眼見紙板價格下跌不漲,供應選擇餘地越來越多,可是沒有了價格上漲的刺激,導致訂單不振、利潤下滑的狀況也是懵圈,價格不漲了怎麼生意反而不好做了呢?

房租的壓力不斷上漲、環保安監的口袋越收越緊,很快就要實施的社保稅務徵收(按實徵收不是按照最低工資額徵收),人工成本的上漲勢在必行。這些如果還能抵擋的話,那麼1、2級廠對直接紙箱客戶的虎視眈眈就防不勝防了,怎麼辦?

就是這樣在大躍進式下發展的紙箱行業,終於走進死衚衕,主動減產不甘心也不能!因為在瘋狂的擴張中,很多二級廠的機器設備是融資購買、原紙進貨依靠信貸和信用得以維持,在目前這種量價齊跌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銀行收貸信用額度減少的情況,那麼流動性就會直接陷入僵局,所以產量不想減也不能減,頭疼就是訂單了!難道為了訂單要繼續微利或者虧損接單,如果是這樣不就越陷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