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历史悠久

镇东庙位于横峰街道后洋郑村,列入温岭市第二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为浙民场证字(台)乙050177号。

该庙在解放前是后洋郑本村保界庙,原来屋不高,规模也不大,是村级庙,在解放初,神像被毁殆尽。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太学生郑光治于乾隆年间组合本村抬猪羊大年三十夜,到大神庙抢头祭,祖石粘当地人阻止。后洋郑人从此独立建庙,称为镇东庙,内塑杨府“七征”大神。有句顺口溜:“后洋郑人勿生气,猪羊扛到石粘祭,度人老爷一记气,独造关圣帝”,后来又独建关帝庙于后洋郑,是全太平县十大关庙之一。解放后拆关庙石料建廿二洞闸,由于没有恢复关庙,后来将关老爷神像塑在镇东庙内,每年五月十三日寿诞为关老爷庆寿。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典故传说

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从江西进入浙江,台州民众纷起响应。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十月李世贤亲自指挥,进军台州,台州的莲蓬教会员,纷纷组织义军,宣传迎降,使清政权陷入无法行动的局面。十一月九日,太平天团检点朱子珊进入太平(温岭)十一日进入玉环。台州全境解放,好景不长,由于黄岩反动派势力进入反攻,温岭的反动势力开始行动。太平军进驻温岭玉环兵本来很少,都是新兵,故为敌所陷,朱子珊等均为牺牲。其部将欧邑(据说广西百色人)领三百太平军退至黄泥桥,与清兵进行生死搏斗,最终寡不敌众,部下基本丧尽,欧邑手下只有五人带伤,败退至后洋郑桥,藏身与桥下梅花桩内。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清兵追到后洋郑失去目标,遍寻血迹尚在,不见长毛疑是后洋郑有人通敌,在搜寻无果下,当场捉拿本村乡绅户长(即村干部)吊在大樟树殴打,扬言通敌带回县衙要处死,欧邑等人在桥下听得清楚,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危,竟大义凛然地从桥下出来。被恼羞成怒的协镇“奎成”当场将五人杀死于大树下。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当地人为了纪念欧邑将军的英雄义举,建镇东庙纪念,从此香火旺盛,保一方平安。

规范管理

后洋郑东庙不断加强场所建设和组织管理,自觉接受温岭市统战部、民宗局及横峰街道统战办的依法管理,积极推动场所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治安管理保卫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此外,为了便与对镇东庙的管理,树立庙区的良好服务形象,成立了镇东庙理事会,实行民主集体管理,理事们爱国爱教,认真学习《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宗教正能量,大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民俗活动

有庙就有民俗活动,镇东庙也如此。正月十六是欧邑大神的寿诞,从正月十二开始,禅师们诵经,直至十五夜,善男信女整夜和寿,十六日正式庆寿,每年都要做戏庆寿,届时热闹非凡。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四月初六是娘娘寿辰,四月十二日吕洞宾寿辰,五月十三是关公寿辰,都得庆寿活动。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一庙一故事」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镇东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