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24丨爲什麼你總是不快樂?「早課」

《十二因缘》24丨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早课」

《十二因缘》24丨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早课」
《十二因缘》24丨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早课」

丨注意事項丨

■請在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打卡,並留言分享今日學習感悟

■您也可將留言共讀群中,與師兄們交流

近日視頻出現故障見,建議跟隨音頻和文字學習。

看視頻,學習更有效

沒WIFI?聽音頻,省流量~

《十二因緣》 第24課

昌樂法師·講述

- 如何追求真正的快樂 -

早就想好了,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想在我們生活當中扮演一個謀劃者、策劃者和設計者的角色。比如,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思來想去,也有人說:晚上睡覺千條路,早上起來沒了路。

這就是說想法很多的人沒有行動能力,還有就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從道理上可以想象自己未來的人,他是具有無比的力量的。這就說明每一個人要對未來有清晰的認識,而這個認識,因為未來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它是未來進行時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我們的心力把它呈現出來。所以想在我們生活當中,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在起心動念之前,你有一個想,你是在思來想去。但是思來想去背後還有一個謀劃者,他早已幫你拿了主意,儘管你思來想去,看上去今天好像很多主意,實際上在這個主意的背後,早已有一個,我們叫做偏執也好、叫做執著也好、叫做惰性也好,習氣的凡夫,早已給你想好了。

比如說,我們以快樂,以平常人對快樂的定義來說明這個問題。(此處需要觀看視頻)凡夫認為的快樂是在情緒的高點,所謂H,凡夫之所以認為痛苦的地方,是在於這個情緒所謂的低點,我們叫D。我們的生活是出於追逐快樂,逃避痛苦的情形之下。這應該是我們大部分人,對於幸福或者快樂的定義。

在這幅圖上我們看凡夫活在這個世間,是多麼地不幸與痛苦。當我們情緒高亢到某種程度的時候,這才是所能感受到的快樂,這才是人生目標和願景的時候。

也就是H興奮點,高點是能夠讓他快樂的時間。問題就出在這裡,當我們把快樂定義為某種情緒高亢的滿足狀,被刺激的滿足狀態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把人生的幸福定義成了一種非常態的興奮狀態。當我們認為人生的幸福是一種非常態的幸福狀態的時候,不會去接納自己生活當中心情平和的狀態。

因為當我們情緒在某種平和狀態,被凡夫認為是無所事事的狀態,網絡上常描述這種狀態叫做空虛寂寞、無聊。他不能接納自己處於平和的這種狀態。這是第一,他認為這種狀態是不快樂的。

第二,除了這種平和的狀態,還有我們情緒處於低谷當中的狀態,又使得我們產生更深的痛苦。情緒低落點是來源於當我們享受或者說被刺激的生理興奮狀態過後,情緒處於高點往低點回落時候。

人站在橋上,我們手頭上拿著石頭,把石頭扔下去的時候,它落下來如果落不到自己手中,會掉到水裡。也就是情緒從高點往低點或者往平衡態回落的時候,它又有一種慣性,不是回到原來那個點就不動了,而會從這個狀態繼續下墮,以至於到達我們所認為情緒的谷點,情緒的冰點,情緒最糟糕的,不能承受的狀態。

如果這個點是情緒最低落的狀態,在十月一號到來之前,人們的情緒逐漸往上攀爬,逐漸往上攀爬。七天的假日期間,情緒到了高點,到了十月七號下午的時候,我們的情緒開始焦慮,開始到谷底。這個情緒最難受的就是到了十月八號早晨上班起床,以及到了上班階段的那個無所事事,願意在外面玩的這個狀態。

他的情緒往往到了谷點,這個叫假日綜合症。因為他的情緒從極其好的狀態在處於回落的時候,處於被動被綁縛這種狀態的時候,他的心情是越來越糟糕,凡夫有一個秉性是當苦惱產生的時候,他只會生起苦惱,不會生起別的,修行人當苦惱生起來的時候,他會生起覺悟,凡夫者不會,因為凡夫的心理是被動心理,我沒有主動調整的心理,問題在這裡。

我們看上去是在追求快樂,可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當中,我們有兩個問題。第一,淺表層,就是從,從我們內心早已想好了這個角度,我們對快樂的定義是快樂是人生當中極少的那一部分,我們需要通過極大的痛苦承受才能享受那一點點的快樂。

也就是說,無論你怎麼努力,你的快樂的元素是極其之少的,類似於在礦山上面採金子。大浪淘沙那個金子特別少。也就是說人生註定了是要什麼呀?吃苦一輩子。因為你的快樂的元素使你能夠處於某種興奮,快樂的這個這個情緒高亢的這種狀態是極其之少的。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果放到五十年前、三十年前來看,現在人們的生活真是在天堂裡面,特別老人家對這個更有體驗。可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會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因為他一開始就是擁有的,不是從無到有的擁有,是一開始恆常擁有的時候,他沒有獲得感,沒有被刺激的感覺,就沒有所謂的快樂產生的元素。

在物質飢渴的年代,人們對快樂的定義相對簡單。而在物質充裕的年代,人們對快樂的定義反而更加迷失了,因為吃的不能使他快樂,物質不能使他快樂,這處於一個嚴重的問號當中。如果一再刺激自己也不能產生快樂的時候,你已經註定了人生是苦多樂少,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第二個,當我們在追求快樂的時候,眾生還有一個極端和偏激的心理,因為你認為自己不快樂。也就是說,回到我們潛意識當中,我們存在的這個邏輯的死循環,如果一個認為自己並不快樂、不幸福的人,當他去追求快樂、幸福的時候,這當中有個很難的難點,因為他的心是閉合的,而快樂的狀態,是花開了那個開放狀態。

說閉合如何到達開放,這是我們心力所不能及的,這個世間還有一種擁有了別人眼中的幸福,實際上他不幸福的人,這種人更苦。在《甲方乙方》這個電影中,他表現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很多成功的人士,生活在富貴和富有當中的人,他們就是要想過苦日子。

而當他回到那個苦日子當中的時候,又想過好日子,實際上他要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不想要現在的生活,而他要什麼他不知道。這就是所謂凡夫處於生死苦海的隨波逐流當中。

當我們在生活當中,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一定要去反思,反省我們生活意識背後早已被定義了的那些觀念,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學佛並不是讓我們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是讓我們通過禪定的狀態,去發現我們原來那些觀念是錯誤的,是需要調整的,是不完整的,是偏激和有侷限性,會使我們帶來痛苦的。

這才是我們要修行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現在很多人的修行大部分是從生活層面上想把某件事情做好,乃至於做的完美。可是內心當中的觀念不改的時候,如同揚湯止沸和釜底抽薪之間的關係一樣,始終在揚湯止沸不可謂不用心,不可謂不努力,可是效果欠佳。

最主要的原因是,你沒有能夠釜底抽薪。佛法的智慧是要讓我們懂得所謂釜底抽薪的原則,讓我們心境平靜平和下來,用開放的心態去思考,觀察那些早已被我們定義了的觀念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生活意識當中思來想去是得失的較量,而在我們內心深層次除了得失較量,還有為得失較量那個人的觀念到底對不對。比如,經常有人問:“如果你媽媽跟你媳婦兒都掉進河裡,你應該先救誰?”大家首先考慮就是得失問題。

古人則不是,古人對這些糾結的問題是盡人事聽天命。他不講先救誰,講你盡百分百的努力,其他的該死死該活活,那是超出你能力範圍之外的。因為你的角度不一樣了以後,所面對問題的方法你就不會糾結。前者問題提出來,本身就是個糾結問題,如果你從提出問題的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換一個角度,從自身是否努力的角度來出發,來解決這個問題,你的心是不是聽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之後覺得坦然很多。因為你盡了百分百的努力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你盡了百分百的努力了,其它的你只能隨緣了。

《十二因缘》24丨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早课」《十二因缘》24丨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早课」
《十二因缘》24丨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早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