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北京的出租車司機古家良先生,收車的時候在後備箱發現一個小盒子,用軍綠色的寬繩打結捆好。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包裝盒

古先生一時想不起是哪位粗心的乘客落下的,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個小小的類似茶碟的東西。經過回憶,古先生估計是一位去天雅古玩城的藏友落下的,那位藏友帶著一些古董去一檔鑑寶類節目的海選,把大件的都帶了,唯獨這件小的忘在了後備箱。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遺失物件

沒有聯繫方式,也記不清那位藏友的相貌,怎麼把東西歸還給失主呢,想來想去古先生做了一個好玩的決定,帶著這個茶碟也報名參加這檔鑑寶節目,希望失主看到電視節目後能聯繫上。古先生不懂古玩,這件茶蝶的年代啊什麼都不清楚,心想既然是古董,怎麼也得值個萬兒八千的吧,他認為不管貴重與否,都必須物歸原主。這次來順便也幫失主完成心願,那就是鑑寶。

這個茶碟有些和常見的不一樣,中間有很多的齒紋,摸起來還有點扎手,茶碟的邊緣有一個開口。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局部

現場專家對古先生拾金不昧的精神表示非常的佩服,給古先生點了一個贊,誇古先生講究,爺們。並藉此給古先生普及了一下知識,告訴他這個器型叫碾,是研磨器的一種,要和杵配合起來使用。杵是一個棍狀體,一頭是圓的,廣寒宮裡嫦娥養的寵物玉兔搗藥用的就是杵。

這個物件具體的名字叫茶碾,在唐代喝茶的時候,主要喝的是餅茶,在飲茶之前把餅茶擱在這裡面,用杵研成細末,再擱到壺裡煎煮,煮完了再喝,所以這是唐代喝茶不可缺少的一個器物。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碾底

大多數的茶碾是白釉的,沒什麼花紋裝飾,都是素的,能起到研磨作用就可以了,並不照顧它是不是美觀好看。

而這件茶碾裡面用了兩種紋飾,一種是篦劃紋,一種是篦點紋。先用篦劃紋在外圍劃了一個花瓣形,裡面又劃了一個像金錢形的東西,再配合篦點紋,既起到了研磨的作用,又起到了美觀的效果,古人很講究,在品茶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器皿的美。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作為高古瓷,一定要知道它出自的窯口,就是出生在哪裡。唐代茶碾生產的主要地方有三個窯口,長治窯,鞏縣窯和井陘窯,鞏縣窯的胎應該更白,更緻密,長治窯的胎比較偏黃,比較堅硬粗糙一點。這件茶碾顏色發粉,是低溫燒製。經過鑑定,專家認為它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唐代晚期的河北井陘窯綠釉茶碾。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晚唐綠釉茶碾

由於唐宋時期的人以飲餅茶為主,明清之後人們改變了飲茶習慣,這種物件就只在唐宋時期流行,後面就極少乃至沒有了。隨著中國飲茶習慣的迴歸,更多的人想摹古,所以這類文物的價值也在逐年攀升。

出租司機在後備箱撿到古董,鑑定後價值不菲,上電視尋找失主

出租車司機古家良先生

專家給這件茶碾估了一個保守的價8-10萬元,讀者如果認出了這個茶碾就是你遺失的那一件的話,可以和陝西衛視取得聯繫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