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英雄|最真實的機務工作日常

機務是幾個工種的統稱,包括了維修人員(修飛機)、勤務人員(清潔飛機、接送飛機)以及一些在機場駕駛特種車輛的兄弟們(機務基本是沒有姐妹們的)。

一般來說,大家所謂的機務其實更多是偏向於指維修人員,而這也正好是我之前的工作,所以來說一說。

機務維修人員(後面簡稱機務),在航空公司裡基本說來有兩種分工(有的公司會分為更多的幾個不同崗位):航線維修人員和定檢維修人員。

航線維修,包括了飛機每天航前、過站、航後的例行檢查,以及每晚飛機落地之後的故障排除。這個崗位可以說是機務中數一數二辛苦的,工作時間長、要上通宵夜班、出錯幾率大、壓力也比較大,這也就是我以前的工作,後面再細說具體的每天工作。

幕後英雄|最真實的機務工作日常

定檢維修,顧名思義,也就是飛機定期的較大規模深度檢查,分為A、C、D等類別,深度不同、所需時間也不同。由於飛機進行定檢期間一般都是停場不飛的,所以工作時間相對寬裕,而且工作項目相對固定,可以有效的進行時間和任務分配,有不少工作甚至可以做到朝九晚五帶雙休地規律上班,當年讓我們甚是羨慕。

再返回來說說航線維修吧,一般來說,乘客乘坐飛機發動機啟動滑出時,站在遠處向你們揮手的就是這群人(聽說最近改成敬禮了,感覺有點傻),我以前工作時一直覺得揮手是我最有存在感的時刻。

幕後英雄|最真實的機務工作日常

我們的工作分為三班:早(6:00-16:00)、中(16:00-凌晨2:00至6:00不等)、晚(20:00-第二天6:00),以六天為一個循環,無視任何法定節假日,順序為“早晚休休中休”,所以其實休息日還是不少的,當然是在你熬通宵能一個白天睡恢復過來的前提下。

早班(6:00-16:00)

早上六點鐘上班,意味著五點之前就得起床了,然後坐車去機場,真心是苦不堪言啊。

早班的主要工作就是飛機的航前檢查,包括目視繞機檢查和對上一班晚班工作的再確認等等。因為公司規定是航前檢查必須在航班運行前一個半小時開始,所以一般來說不出意外,如果你乘坐的航班是早上8:00的話,我們6:30就已經開始檢查,7:15左右就搞定了。而且,往往一個人不會只負責一架飛機的航前工作,所以時間會很緊迫,航前一旦出錯,延誤什麼的就很有可能出現了。一直到航班出港前,我們都要一直待在飛機所在的機位,隨時應對突發情況,所以早飯自然也是沒法按時吃了,有時候航班流量控制或者天氣不好,一延誤就是一兩個小時,真是餓著肚子等啊,比旅客更苦逼,更別說大冬天或者是下大雨了。

搞定航前之後,過站的航班也陸陸續續的來了,我們需要把飛機接下來(有的機場會需要航空公司機務用指揮棒接,有些則有專門的機場人員負責),與機組交接飛機是否有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則是要考驗應變能力了,因為過站的飛機往往只有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停在機位,處理不當就會延誤。包括客艙座椅壞了、熱水器壞了、馬桶堵了都是我們的活,搞得定就趕緊搞,搞不定則要按照公司規章進行處置。在飛機過站期間還要對飛機進行例行檢查之類,一旦有突發情況,時間會很緊迫。

中班(16:00-凌晨2:00至6:00不等)

中班的主要任務是處理當天晚些時候的過站和航後例行檢查。

飛機一天飛完,落地之後就歸機務管了,我們每天都會進行規定的例行檢查,以確保第二天的航班安全。在例行檢查中,航後檢查是相對最嚴格的,很多要求都會比航前和過站要高,這也是為了保證飛機能夠順利完成第二天的飛行任務。

一個完整的航後檢查(僅僅是檢查發現故障部分,不包括排除故障),一般要耗時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左右。也就是說正常說來,最後一個航班(大概凌晨一兩點)落地後一個半小時,我們有望可以下班啦。然而實際中,航班晚點每天都在發生,即使是好天氣下也會有各種情況出現,更不要說颱風天了,從下午四點幹到第二天早上六點的超長時間工作是常有的事。

晚班(20:00-第二天6:00)

晚班的主要任務是執行公司計劃性的維修任務和排除中班班組航後例行檢查中發現的故障,這部分是我認為機務工作中最有意思的,因為每天每架飛機也許都會給你“驚喜”。

班組長會在上班前一兩個小時拿到任務清單,短時間內根據組內人員的專業、經驗、資質等條件進行任務分配,同時為了應對突發故障,往往還會預留一小部分人員備份。

排故工作的時間、強度、難度差異很大,有些問題僅僅是更換一個計算機就解決了,前後耗時不過一個小時,有些問題則要拆換大型部件,極有可能需要兩三個人連續七八個小時的工作(一次我參與飛機垂尾部分的一個部件的更換,直接一口氣在四米高的高空車上從晚上十一點站到太陽昇起;還有一次是更換飛機發動機,工作持續了兩天,總工作小時超過24個時)。

上過夜班的人都知道,熬夜工作非常摧毀意志,但是大部分工作的夜班其實更多的是值班,而機務的夜班則是真真實實的在幹活,而且是在室外,強度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冬天夜晚零下三十度的哈爾濱、瀋陽,暴雨下的廣州、深圳,總總惡劣因素,苦不堪言。

晚班上完通宵,下班肯定就是倒頭就睡了,幸好年輕體力好,到下午就生龍活虎了。

幕後英雄|最真實的機務工作日常

以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機務航線維修員的工作。我們一天的工作有時候從早上六點開始,有時候晚上八點開始,卻要到第二天上午才能結束。

現在想起來雖然確實覺得很辛苦,甚至不知道自己怎麼熬的,卻也是寶貴的回憶。半夜下班吃著燒烤、喝著酒、打著實況足球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這份工作雖然辛苦,卻很單純,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技術工作,都是一板一眼。

如今我是很幸運的成為了一名飛行員,但是有更多的我的兄弟們,還在機務的崗位上辛勤的工作著,他們是幕後的英雄,人們談到民航,往往只會想到漂亮的空姐和帥氣的飛行員(確實帥爆了),這群幕後的英雄,拖著滿身油汙回到家裡,倒頭睡著,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問題,不要有人打電話來擾我們的美夢了。

幕後英雄|最真實的機務工作日常

另外有不少人想了解飛機到底是如何檢修的,簡單回答一下吧。

檢查

例行檢查的方法簡單粗暴——用眼睛看,黑夜裡機坪的燈光不夠亮,一雙一眼一支手電,掃過每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經驗在這項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哪個部件容易出錯、損壞了什麼樣、哪裡需要重點檢查、潛在的隱患會有那些症狀,這些都是平日的積累。如果不分重點,一架飛機裡裡外外面面俱到,那真是無法想象的工作量和無法承受的時間成本。

航空工作每一項工作都有詳細的清單,我們稱之為工卡,是公司根據廠家的文件和自身需要編寫的,所有項目不得跳過、錯漏或者改變順序,不然就容易出錯。人是很容易走神的動物,更何況在夜裡、面對著大同小異的飛機、手電掃著眼睛看著,更容易出現這個問題,有時候走了幾十步,一摸頭,我去,剛才想啥呢,對不起大俠請倒推三十步重新來過吧。

當然了,最近電子化比較好的空客系列飛機和新一代的波音飛機都有計算自動監控各種內部故障,航後檢查時可以打印出來故障代碼清單,能夠很有效的幫助排除潛在隱患。

維修

維修方面則說難不難、說簡單又不簡單了,飛機的每一項維修都是嚴格按照廠家的維修手冊執行的,這個手冊精確到,每一架飛機都有它自己對應的一本手冊,一步一步嚴格照做不能跳躍,哦對了,手冊是全英文的。如此看來似乎有點不需要人的判斷了,其實不然。飛行員飛下來告訴你哪哪哪聽著怪怪的、或者操作的時候感覺哪哪哪不對勁,這些都不可能在手冊裡面寫到,也不可能Google,那就純靠機務對飛機系統和部件的理解了。

找出“到底哪個東西壞了”,這個事往往是很不容易的。而它的下一步,“趕緊把丫換了吧”,卻很有可能更痛苦,有些部件安裝位置堪稱坑爹,需要拆拆拆一路拆進去才能夠著它,換完之後還得一路裝裝裝才能收工,這裡面的施工技巧到我離開機務崗位時還依然沒摸著啥門路…同樣一個工作,有的人也許需要七八個小時,有個人卻只需要兩三個小時,差距很大。而期間沒處理好也許就會噴你一臉的強腐蝕液壓油、有毒潤滑油甚至飛機汙水箱裡儲存的旅客屎尿更得處處小心,真有同事被旅客排洩物淋一身的…啥也不說了都是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