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事件:自我強大,才有可能換回一個人間花園

昨天在晚託班,一個五年級的小朋友問我;“美國為什麼要攻打敘利亞啊?真的是因為弱國只有捱打的份麼”?

“為什麼你會這麼認為?”

“歷史課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我們中國想要回德國搶佔的膠東半島,可是當時,美英法把膠東半島的權利交給了日本,這也成了我們中國外交上的恥辱,所以我認為弱國只有捱打的份。”

看來,敘利亞事件的餘溫還沒有散去,就連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飯,同學們還在討論這個事件。不過相比敘利亞事件的殘酷,更令人深思的是網絡上瘋傳的一張圖片。

敘利亞外交官賈法裡垂頭喪氣,看起來如戰敗的公 雞一樣,無力與無奈。窗外是繁花似錦,心中卻是祖國戰火連天,如此悲痛的心情,想必只有捱過打的弱國會感同身受。

相比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無力,敘利亞更多的是絕望。可就是世界的法則,適者生存,弱者淘汰。何況是一個弱國,就更沒有什麼公平可言了。

我記得在《超獸武裝》夜凌雲有一句臺詞;“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公平,就算有,也是強者用武力證明給弱者看的。”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局勢,更合適不過了。弱國無外交,這是歷史從戰火中總結出來的至理。為什麼呢?因為

“在強者的眼裡,沒有弱者的席位。”

敘利亞事件:自我強大,才有可能換回一個人間花園

國際社交如此,個人社交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

我們所說的被孤立,被忽視。不正是表示你自己就是個弱者,而別人之所以如此對待你,不正是因為你的分量不夠麼?

一般來說,被圍觀鼓掌的有兩種人,成功者和失敗者。不過成功者所迎接的是鼓掌和鮮花,失敗者迎接的是拍手叫好與嘲笑。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如此,可是會的人不少。

就像文章《大學生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說的“國家外交靠的是經濟和軍事力量,個人社交靠的是經濟和能力。如果兩樣都沒有,很容易遭到別人的輕視。”

可能你們覺得我說的太現實了,可是社會不正是如此現實麼?

在學校,成績好的永遠是表揚的對象,成績不好的卻是被忽視的對象;

在社會,有錢的人是大門迎接,沒錢的則是被拒之門外;

在職場中,有能力的是被保護的對象,沒有能力只有被欺負的對象;

在家裡,有錢的狗眼看人低,沒錢的只是被嘲笑的對象。

如果你還傻傻的認為人人平等的話,你恐怕只是個被欺負的對象了,因為那隻不過是強者搪塞弱者的藉口罷了。

敘利亞事件:自我強大,才有可能換回一個人間花園

和小朋友聊完天,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一個故事:

故事講的是達爾文的長子威廉,是一家銀行的普通職員,因為受不了公司裡的同事的打擊,而向父親達爾文求助。可是達爾文並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了他幾個問題。

“你知道一隻寄生在椿樹身上的大青蟲,有多少天敵嗎?”

“應該有很多吧。”

“是的,孩子,你真聰明!它的天敵可多了!至少有400多種鳥類,200多種昆蟲都是它的天敵。它們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躲避著各種各樣的傷害,因為任何一個天敵都會輕易要了它的命。”

“可是,你知道一隻兔子有多少天敵嗎?”

“不知道。”“讓我來告訴你吧,我的孩子。兔子有37種天敵,主要包括鷹、獵狗、狼等食肉動物。”

“你知道豹子有多少天敵嗎?”

“豹子幾乎沒有天敵,就算是獅子老虎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輕易也不會去招惹豹子。至於老虎,就更加沒有天敵了,他們的生活是最愜意的,誰會愚蠢到去招惹一隻老虎呢?”

敘利亞事件:自我強大,才有可能換回一個人間花園

“孩子,我知道你對我的研究不感興趣。但我只想借此告訴你,越是弱小的生物,他們的天敵就越多,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多。

你在公司裡受到了種種打擊,不是因為你什麼地方做得不對,而是因為你的弱小。你現在就像椿樹上的那隻青蟲,你有700多種天敵,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輕易傷害到你。

有些傷害是躲不過的,擺脫它的惟一方法,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做一隻叢林裡的豹子。”

敘利亞事件:自我強大,才有可能換回一個人間花園

這場談話以後,威廉更加勤奮地工作起來,16年後,他成了總裁,成了遠近聞名的銀行家。職場中的傾軋與中傷,終於遠遠地離他而去。他成了“叢林”社會中一隻名副其實的豹子,誰還能輕易去招惹他呢?

一個人的強大,就是能與不堪的事與人周旋,最終,戰勝懦弱卑怯的自己.

所以與其經常抱怨別人對你的打擊,生活的殘酷,倒不如像網友說的“不斷的讓自己強大起來。”

我們都說在生活的美景當中如履薄冰,舉步維艱,那不過是你弱小的表現。真正的強大,是懂得社會這個叢林法則,還能在社會的大浪潮中如魚得水。

就像我最後問小朋友;“那你有啥感想?”

“怎麼說呢?因為這個好比玩遊戲一樣,最後活下來就是強者,從來沒有強者同情弱者這麼一說,有的也只是勢均力敵,”

如果說你覺得這是一碗雞湯的話,那麼說明你摔的還不夠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