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說起近代的著名作家胡適,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胡適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並以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胡適在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後,大力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等人並稱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然而雖然胡適在思想上是超前的,先進的,但在現實中卻存在著許多的無奈,比如他與妻子江冬秀的婚姻就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包辦婚姻,但為了儘自己的孝道,他最終還是娶了江冬秀。為此,一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竟在父母包辦婚姻下娶了一個鄉村的小腳伕人,這也成為了民國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為人們津津樂道。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江冬秀與胡適的結合,有著一段戲劇性的過程。江冬秀原本和胡適是親戚,有一次江冬秀的母親到胡適的姑婆家走親戚,碰巧看到了胡適。都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江母自從第一面見到胡適,就越發覺得他眉清目秀,氣度不凡,便當即撮合此事,要將女兒江冬秀許配給他。但胡適卻不願意,為了拒絕這件事,胡適還提出了三個理由:一江冬秀比自己大一歲,古語說男可大十,女不可大一。其二,江冬秀屬虎,屬虎的人八字硬,母老虎那是更厲害。其三,江家是大戶人家,胡家家道中落,門不當戶不對,胡適怕結婚後自己被人當成吃軟飯的。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胡適的反對讓胡母也覺得有道理,隨後就擱淺了這件事,然而江母卻十分中意,反覆託人遊說胡母,並將兩人八字找人專門的推算,結果在合適不過。江母最後也動了心,就揹著胡適許下了這門親事。胡適知道後,此事已經被敲定,此後在母親的催促下,於1917年寒假,他返回家中和江冬秀完了婚。結了婚,在日後的相處中,胡適才逐漸領略到了江冬秀的厲害,這個大家閨秀辦事果斷,雷厲風行,而且特別潑辣,本來結婚前胡適就認為江冬秀屬虎,可能是個母老虎,結果不成想被他完全言中。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江冬秀在閒暇時刻,有兩大愛好,一個就是愛打牌,一個就是愛看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面精彩的片段和人物,她如數家珍。都說愛看武俠劇的女人不好惹,江冬秀就屬於這一類,她俠肝義膽,快意恩仇,而且敢說敢做。當她發現胡適和其他女子有曖昧的書信往來,就拿起剪子向胡適的臉部擲去,雖未擊中胡適,也嚇出胡適一身冷汗,北大教授梁宗岱要和妻子離婚,他的妻子常常獨自哭訴,毫無辦法,江冬秀聽聞就挺身而出,為她打抱不平,最後事情鬧到法院,江冬秀親自出庭為梁妻辯護,最終保住了她的婚姻,此事也讓江冬秀名噪一時。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都說自古才子多韻事,胡適作為新文化的倡導者,提倡自由戀愛,加之才高八斗,所以身邊也從不缺乏愛慕他的女子。而曹誠英就是其中一位,曹誠英是胡適三嫂的妹妹,她與胡適相互傾慕,平時以兄妹相稱。在胡適的婚禮上,曹誠英作為江冬秀的伴娘參加了婚禮,也正是這次婚禮,讓他們兩人擦除了愛情的火花,從此後鴻雁傳情,難割難捨。1923年,胡適因病到杭州修養,曹誠英隨之而來,兩人度過了人生中最浪漫纏綿的一段時光,以致有了愛情的結晶。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此後胡適再見到江冬秀時,就提出了離婚的想法,結果沒想到江冬秀大吵大鬧,並索性掄起一把菜刀,氣勢洶洶的說:“離婚可以!我就先殺掉兩個孩子,然後自殺!”這一要挾一下震住了胡適,胡適知道以江冬秀的性格,完全說得出,做得到,於是再不敢提離婚二字。同時在江冬秀的吵鬧中,迫於輿論的壓力,他怕自己的名譽受到損害,就忍痛斬斷情緣,斷絕了和曹誠英的戀人關係。雖然兩人真心相愛,卻最終沒有結果,曹誠英無奈之下墮了胎。胡適內心也非常的痛苦,雖然他真心喜歡曹誠英,但卻不能給她一個可靠的臂彎,為此他在《嘗試》中寫道:“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哪一個,孤身怪可憐。”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曹誠英離開胡適後,一直是痴情不改,一往情深,兩人依舊書信往來,品嚐著那份不可觸摸的苦澀的婚外戀情。雖然曹誠英後來有意另嫁他人,然而剛剛訂婚,就因其他原因被人解除婚約。此後,她終生未嫁,解放後,曹誠英任教於瀋陽農學院,1958年退休。在生命即將終止前為數不多的日子裡,她託好友王靜之將她一直珍藏的一大包與胡適往來的資料和信件,在她死後焚化,或許只有這樣,她在天堂之路上,便不會覺得孤獨和寂寞了。

丈夫愛上伴娘要和她離婚,她說了17個字,丈夫畏懼,伴娘淒涼而終

據說曹誠英死後,特意囑咐後人將她葬在績溪旺川的公路旁。這是一條通往胡適故居所在地---上莊村的必經之路。生時天各一方,或許死後,她可以在這裡默默等候,直到再見上心上人一面吧!如今斯人已逝,只留下一段持續半個世紀的似斷非斷的戀情,引人長長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