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反殺」事件,有一個問題很關鍵,孰是孰非,勿盲目跟風

崑山"反殺"事件,有一個問題很關鍵,孰是孰非,勿盲目跟風

最近這段時間,網絡與媒體忙壞了,接二連三的猛料事件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這個時候,高鐵"霸座"總算送了一口氣了:嘿嘿,我就要奔潰的時候,嘀嘀幫了我的忙!真對霸座男的風向一下子吹到了嘀嘀;嘀嘀事件剛好炒熱,崑山"反殺"事件又來搶了嘀嘀的風頭,估計,現在的嘀嘀,心裡在竊喜了吧。

崑山“反殺”事件,有一個問題很關鍵,孰是孰非,勿盲目跟風

反殺事情,是引起了全社會的轟動;該案件迅速在網絡上、法律界產生了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電動車司機是否防衛過當、是否無罪?

廣大的網民幾乎一邊倒地支持電動車司機屬於正當防衛而沒有過錯。而實際上,本案的實質或關鍵點在於:寶馬男在砍電動車男的過程中,掉在地上的刀,是寶馬男在繼續施暴的過程中因失手把砍刀掉地上了、還是寶馬男立即清醒了並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正在放棄作案而有意把刀摔在地上,而準備停止實施暴力了?

如果屬於前者,電動車司機為了避免自己被傷害而自衛,那麼,他的行為就完全構成正當防衛的要素,屬於正當防衛。

如果屬於後者,顯然就是防衛過當。這個過程,從情理上來說,我們可以做以下推敲:寶馬男,在一陣發瘋後,立即清醒地意識到,再繼續下去就會發生命案了:"天啦,我在幹什麼?"寶馬男感覺事態嚴重,果斷地丟棄作案工具,準備停止作案。而作為電動車男,此刻有一種復仇心理,感覺機會來了,果斷地撿起地上的砍刀:"想砍死我,老子先砍了你!"

真實情況究竟是前者還是後者,得等公安機關調查出結果來。因此,若我們一味地支持電動車司機,從法律上來說,是不公平的。網絡上的激烈辯論,支持電動車司機為正當防衛成為了主流,對於我們每個網民來說,理性地看問題、分析問題,等到司法機關的最終調查結果再作定論,不盲目跟風,才是明智的選擇。

另外,小編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死者車上帶管制刀具,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而且,首先實施了危機生命的暴力行為;第二、人在生死關頭的瞬間,基本沒有正常的反應時間,且很難做到保持冷靜、判明是非的可能性!因此,即使電動車男有輕微的防衛過當,我覺得,為震懾犯罪、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支持見義勇為,也應該對電動車男免於刑事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