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管事人」,沒有一官半職卻最受道人們尊敬

三農: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管事人”,沒有一官半職卻最受道人們尊敬

農村過日子都是小門小戶,遇到紅白喜事,就成了這輩子的最大事情。這不是三五人吃頓飯的事,動輒幾十人上百人,還得講究禮儀風俗。自己很難組織好,這個時候大支賓就上場了。

在農村有很多不一樣的習俗。

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管事人”,沒有一官半職卻最受道人們尊敬

有的地方把他稱為‘理事’,有的地方把他稱為‘主事’,有的地方叫‘管事的’誰家大事小情,張張羅羅,跑前跑後,都少不了這樣的角色。在村裡雖然不一定是官,卻深受人們尊重。而這種尊重是發自內心的,很純粹的尊重。為什麼會這樣?

所謂群龍無首不行,在辦理紅白喜事的時候,一大群人,都不知道聽誰的。有時候還會有爭執,誰都是對的。這個時候也需要一個管事人的出現來調節。

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管事人”,沒有一官半職卻最受道人們尊敬

河南叫總管,我一個朋友從20來歲當總管,到現在已經六十出頭了,也記不清管了多少家的紅白事了,管一場事要忙好幾天,不過大家都很尊重。他經驗就一條:把別人家的事當成自家的事,啥事都能辦好。

在農村辦酒席和城市完全不一樣。城市結婚喜宴都是到酒店裡人到了,禮到了,吃好一頓就散了。而農村辦酒席,有很多禮節的,總管沒把待客,鞭炮,茶水等等人員安排到位的話,會引起親朋的誤會。而且遇到突發情況都得總管從中調解。

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管事人”,沒有一官半職卻最受道人們尊敬

之所以這種管事的人,能夠受到大家的認可,能夠受到大家的尊重,就是因為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優勢外,他們在說話辦事中,只求把事情辦好,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久而久之,他們辦事、主事,總是那麼讓人放心,那麼讓人省心。他們雖然沒有什麼官職,卻在群眾心目中是那樣的德高望重,也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