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相信電影《辛亥革命》很多人都看過,但對於這麼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究竟發生在哪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個革命就發生在這裡,武漢起義門。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武漢起義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起義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辛亥革命的歷史見證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起義門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距今有700多年曆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工程營起義後,迅速控制中和門,南湖馬炮營得以從此門入城,在城頭架炮轟擊湖廣總督府,掀開中國近代史新的一頁。後為紀念武昌起義的勝利,中和門改名為起義門。1981年,城樓在原址修復;2011年,依據古城牆圖紙,原樣恢復重修了333米城牆,同時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風雨長廊、楚望亭、首義烽火石刻等,擴大為紅色旅遊景區,是驢友到武漢的必遊之地。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起義門, 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門,位於武昌城內區首義路起義街,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門。城門高7.1米,寬5米。城門上有重簷歇山頂城樓,朱柱青瓦,斗拱飛簷。1981年略依舊制重修城樓,城樓高11.3米,穿鬥重簷歇山頂式兩層建築,朱楹華確,頗為壯麗。簷下環以硃紅廊柱30根。半圓形城門高5米,城門上方新嵌長方形石額,刻“起義門”三字,登上城樓,遠眺洪山,叢林蓊蔚,禪院清幽;近覽紫陽湖公園,亭臺錯落,柳絲飄拂,別有一番韻味。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1911年10月10日的夜晚。月色微明,星光燦爛。楚望山附近湖北新軍工程營的駐地忽然變得嘈雜起來,工程營左隊的年輕 士兵滿懷憤怒地走出營房,開始了他們的聚集。連日來,武昌城籠罩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清朝政府瘋狂搜捕年輕的革命者,同盟會的許多領袖人物被迫逃亡,多位志士被殘酷殺害。在等待中滅亡還是在反抗中生存?群龍無首的新軍士兵們面臨了最後的選擇。

“如要革命,快與我輩同去!”一個熊姓士兵斷然打出了第一槍,擊斃了那個前來阻撓的粗蠻的隊官。於是,士兵們呼啦拉地衝出營地,向楚望山的軍械庫奔去。但是,他們在路上遇到了督衙的馬隊,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情勢十分火急。眼看就要交火,這邊不知誰又一聲高喊:“如要革命,快與我輩同去”,馬隊的士兵竟然掉轉槍口,與工程營的士兵們合兵一處,很快就衝進了軍械庫的大門。士兵們迅速分兵三路,一隊向蛇山,一隊向鳳凰山,一隊就是楚望山。他們以最快速度架起大炮向督衙府轟擊。還在睡夢中的督軍瑞澄被幾聲炮響震醒,竟與一些軍官抱頭鼠竄而去。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

電影《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漢起義門武昌城是三國時期(公元223年)孫權開始修建,經過歷代維修擴建,到明朝時整個古城已基本成型,起義門也叫中和門,起義門的門樓原本是建在一處山丘--楚望山上。楚望山與蛇山、鳳凰山一樣,曾經是拱衛武昌城的“三山”之一,地勢險要,具有極重要的軍事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