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也-粿汁

一樂也-粿汁

已經在香港完全絕跡的,是潮州人最愛吃的早餐之一:粿汁。

粿汁用的粿,是像腸粉一樣蒸出一片片的米漿,製成後切成長方三角再煮。而汁,則是滷完豬和內臟之後剩下的湯。

先將粿舀入碗中,再添汁,就是一碗粿汁。上面蘸上採用豬油蔥蒜碎,叫為「蔥珠 朥」的東西,成為最基本的粿汁。

窮人就那麼吃,多花一點錢,小販就從滷水鍋中拿出豬頭肉、豬腸、粉腸等料配,另有滷水蛋。這鍋東西滷得香噴噴,是小販的最佳招牌,味道把客人吸引過來。

再精細一點,滷水物還有豬皮、豬舌、豬肚、鹹酸菜。另一小鍋,滾著所謂的「菜凸尾」,那是把季節性的蔬菜熟得爛熟的,用來中和肉類油膩,十分配襯,和油條一塊吃亦佳。

香港吃不到,去到新加坡的熟食中心,尚有人賣,但總覺得味道已變。

接近一點的,要到曼谷的街頭巷尾吃了,那邊的華僑還是頑固地守著古早味,不像新加坡的偷工減料。

用的都是已經曬乾的粿,不是現蒸現做。據說這種已經曬乾的,吃了有火氣,不宜多食,我沒有深入研究,不知道理何在。

回到汕頭或府城,早上當然通街都有得吃,我不明白為什麼香港的潮州人不肯做。有一個時期我想吃得厲害,「澄海老四」曾經在老店裡為我特製,但少人光顧,也就不繼續了。

懷念這種小吃,回到新加坡,就算明明知道不正宗,也來一碗粿汁,是宿醉的恩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