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水平一直徘徊不前?不如多看看影展吧!

?

為什麼要看攝影展

攝影的功夫在攝影之外

除了學技巧、練構圖

有時候放下相機

學習別人的作品尤其重要

現在我們很輕易就能在網上搜出一堆名人佳作

為什麼還要專門去看展覽?

看影展時我們更專注,展覽最珍貴的價值在於對作品的體驗。我們能有充分的時間研究作品的色彩、構圖,揣摩作品的後期、攝影師的想法;

同時別人的作品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反思自己的作品:

我的作品是哪種類型的?

我拍的專題有人拍過嗎?

看展覽能夠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好照片,攝影作為一門藝術,歷經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們現在接觸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除了當下在影友中流行的“沙龍片兒”,其實還有很多攝影類型和精彩作品值得我們瞭解。

多看展覽,看不同類型的影展,開拓我們的攝影視角,幫助我們建立好作品的標準。

?

哪些影展值得看?怎麼看?

在文化生活特別豐富的北京,各種展覽層出不窮,展覽的水平也參差不齊:

哪些展覽值得看?

到了現場看不懂怎麼辦?

這個展覽、這個題材對我的拍攝有什麼幫助?

摄影水平一直徘徊不前?不如多看看影展吧!

中藝推出新欄目:蘇老師帶你看展

她,閱展無數,擔任多個國際攝影節的嘉賓評委;

她,慧眼識英,挖掘、採訪、報道過許多國內優秀攝影師和攝影專題;

她,深知國內影友的痛點和短板,更善於看片和討論中引導學員找到自己的拍攝風格和方向。

我們邀請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蘇越斫老師

推出“蘇老師帶我們看展”系列活動

每期精選值得學習的好展覽

帶大家觀看、討論、回顧、總結

解決這些問題:

  1. 看不懂是因為站得不夠高!

    蘇老師將帶我們從攝影史發展的角度對展出作品定位,尋找我們自己作品在攝影中的類別和位置;

  2. 看完展覽想法很多很亂?

    蘇老師帶我們一起討論,幫助大家理清思路,學習如何深入進行專題拍攝;

  3. 多看展覽能提高審美嗎?

    蘇老師為大家指出影展中的精彩作品,集中研究學習,拒絕走馬觀花、拒絕一頭霧水,享受影展,樂在其中。

1

“帶你看展”首期活動

“2018年第十屆三影堂攝影獎”展覽

活動時間

5月5日 下午

14:00-16:30

活動形式

看展+討論

活動人數

僅限12人

展覽地址

北京朝陽區草場地藝術區

活動費用

69元/人

報名方式

2.長按二維碼添加客服或撥打電話010-82041887

18101240674 18101240675

雪梅 金璐

為什麼要看 “2018年第十屆三影堂攝影獎”展覽?

蘇老師說:

通過觀看,講解“2018年第十屆三影堂攝影獎”展覽,可以讓學員把目光聚焦在當下中國“新一代”攝影的特點以及趨勢,提高我們對於藝術,特別是攝影作為藝術門類,而不僅僅是紀實功能下的觀看手段的充分,深入理解。展覽中的這些作品,都是入選今年“2018年第十屆三影堂攝影獎”的作品,我們去觀看它,去學習入選攝影師對於影像的把握方法,去探討影像背後提出的更深層次的歷史、社會等問題等,對於我們今後攝影創作,以及自我未來創作的方向,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如何理解當下中國的攝影現狀?

蘇老師說: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藝術、攝影開始逐漸發展。歷經了80年代藝術攝影的復甦,到90年代觀念攝影的萌芽發展,到如今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態,結合後現代藝術理論、概念藝術以及行為、裝置、新媒體等當代藝術形式,其藝術表現形式更加主觀以及多元化。攝影轉化為一種“重新再現”的手段。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攝影界在人員構成以及文化、技術水平上都不斷變化。尤其是近些年,一些青年攝影師,甚至是有著西方留學背景的“新一代”相繼學成,並且來往,活躍在國內、留學國家以及國際的藝術領域之中,他們的存在,無疑給中國本土的攝影生態發展帶來了一股新潮。

關於“三影堂攝影獎”

三影堂於 2009 年開啟了面向全球華人、一年一度的「三影堂攝影獎」項目。「三影堂攝影獎」以學術思想為基礎,以對當代攝影的獨立認識作為出發點,邀請國際評委,在不斷湧現的攝影藝術新潮流中,選取具有獨立精神和藝術潛質的藝術家及作品,考查、梳理和研究中國當代攝影;同時以專業製作、評論、展覽和出版的方式,將中國當代的新銳攝影介紹給廣大公眾,進而推動中國當代攝影的發展。

關於蘇老師

摄影水平一直徘徊不前?不如多看看影展吧!

蘇月斫,泰國易三倉大學(Assumption University)心理學碩士,攝影師、策展人。影像國際網(www.photoint.net)資深編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女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

曾在紐約時代廣場、印度國際攝影節、韓國東江攝影節、北京國際攝影周、大理國際影會、西雙版納攝影節、麗水攝影節、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攝影大展以及中國攝影畫廊等攝影活動中策展;

發起並舉辦了“中外青年攝影師幻燈作品展”系列活動,得到廣泛好評;

以中國文聯青年策展人高級培訓班學員身份公派赴美交流學習,美國The Queens Museum駐地;

舉辦“Living in, Thinking out 泰國﹒置身內外”個人攝影展;

由中國楹聯出版社出版個人攝影集《行走東南亞·印度蘇月斫攝影集》;

策展類文章多次在《人民日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攝影報》等報刊雜誌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