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的人都說,這才是南陽女學霸、真正的女神……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她是1952年的大學生,上內蒙古下海南,聽從國家召喚,支援邊疆建設;

她是橡膠墾植的先驅者,為墾荒為育種,為夢想為使命,留下傳奇榮光。

如今,病榻之上,91歲的她又寫下3萬餘字寄語,只為告誡年青一代——

1

1952年的大學生——

《人民日報》錄取名單上,寫有她的名字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人生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說這話時,初秋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到病榻上,也照在李俊英老人堅韌平和的臉上。哪怕是病床之上,她依然保持著一位老知識分子的尊嚴和從容:少麻煩親朋,多忍耐自己,少苛責他人,多反省自我。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時光在她身上,留下衰老和病患,卻無法剝奪走她的回憶和思考。那是一個歷經滄桑又堅守初心的人,在暮年堅守的最後驕傲:哪怕老去,也絕不渾噩。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她是古城賒店人,爬著山陝會館長滿青苔的臺階長大。古城的山水底蘊和人情文脈,家族的樸厚家風和父母仁愛,讓她從小就是一個不願認命的丫頭。12歲那年,她失去了父親。在大字不識的母親教養下,在食不果腹的艱難度日中,她依然堅信:唯有讀書,才是出路。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1949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南陽女中。從賒店到南陽,從嚴冬到酷暑,她揹著乾糧堅持走了3年,用堅定的腳板每月重複丈量90公里求學路上的溝溝坎坎。生活的最大公平,在於終會褒獎那些堅持不懈的人。1952年高考後,她在《人民日報》錄取名單上,看見了自己的名字:她以優異成績,被北京林學院(後為北京林業大學)錄取,帶上家人東拼西湊借來的24.5元錢,第一次遠行,來到北京。“學校位於北京西山大覺寺,那裡青山綠水,山花遍野,古樹參天,廟宇遍佈。”她回憶道,在古色古香的校園裡,她和同學們見過多位時任國家領導人,像朱德、彭德懷、沈鈞儒……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京城的文化和格局,大學的秀色和靈氣,一點點改變著那個來自社旗古鎮的普通女孩。家國情懷、奉獻精神、忠誠信仰,在她內心一寸寸紮根發芽。

1954年,她大學畢業。在百業待興的新中國,大學生是急缺的人才。她的同學,有人留在北京,有人去了其他大城市,唯有她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請纓帶隊,來到偏僻荒涼的內蒙古,任《內蒙古日報》“內蒙古建設”專欄的記者,用新聞報道助力邊疆建設。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我寫了去內蒙古的申請書,帶著10位同學到北京什錦衚衕內蒙古自治區駐京辦報到。黨和國家無條件地把我們培養出來,我們就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對於這個選擇,我從沒有後悔過。”

小傳裡,她如是寫道。

2

改寫歷史的培育者——

選育自己的甲級品種,終結依賴洋橡膠歷史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選擇了,就去承擔;遇到了,就去面對;承諾了,就要做好。這是李俊英的性格命運,也是她的人生哲學。

上世紀5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國家建設需要大量橡膠,開發海南島種植橡膠,結束進口洋膠歷史,是迫切而急需的國家任務。為這一使命,李俊英的愛人,也是她的同窗學長葉德厚,翻山過海來到海南島,身背測量儀器,踏遍海南野獸出沒的荒山老林,相繼開創出四個橡膠墾殖農場。

“海南需要更多林業科技工作者,希望你能來這裡和我並肩作戰。”來信中,愛人給她寫道。1955年,國家的需要,愛人的呼喚,讓李俊英又從北中國來到南中國。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此後25年間,她付出整個青春年華,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走遍海南的山山水水,一心撲到祖國的橡膠育種墾殖事業上,連南陽老家也不曾回過一趟。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至今,她仍記得,冒著生命危險,手持風速儀,站在臺風呼嘯的膠林裡,冒雨觀察所選的橡膠樹抗風品種的情景。危險和恐懼、性命和安危,在墾荒播種、育種成林的使命前,變得微不足道。多少次的精密檢測,多少回的淘汰重選,讓她最終選育出與國際交換的高產、抗風、抗寒的甲級品種——大豐95。

李俊英所研究的大豐95號是與國際交換的甲級品種,在南方植膠區全面種植推廣。這不僅結束了我國依賴種植外國橡膠品種的歷史,而且實現了大面積推廣種植自己選育橡膠新品種的征程。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海南農墾局橡膠育種專家徐光澤工程師,親自給她寫來賀信:“海南人民不會忘記你。”

功勳卓越的蕭克將軍到海南視察橡膠工作時,李俊英因在橡膠選種培育工作中表現突出,被將軍點名陪同視察,共進晚餐。

“20多年的墾荒、播種、育苗、成林的漫長歲月裡,青春消失得無影無蹤,意志卻像鋼鐵般堅韌。經過多次12級颱風洗禮的人生,我依然在遙遠的南中國堅守著夢想和使命。”

小傳裡,她這樣寫道。

3

質樸家風的傳承人——

四世同堂大家庭,苦讀勤耕數百人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歲月不會刻薄長情人,

歷史不會忘記奉獻者。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2006年3月,海南大豐農場建場50週年場慶。高級工程師李俊英受邀重返那片土地。她站在那片山水島嶼間,回想起激情燃燒的過往,忍不住淚流滿面。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如果不是1976年,為橡膠事業透支生命的老伴葉德厚,身染重疾,患上腦瘤,她依舊堅守在南中國的山水林木間,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為照顧老伴,她回到闊別20多年的故土南陽,行走在林業科研一線,擔綱參與西峽山茱萸、淅川橘子、內鄉油桐、南召辛夷和南陽地區中草藥資源調查等10多個課題項目。她的足跡踏遍當時南陽地區的十三個縣的山區,她所研究的課題成果均獲得省市科研獎。回顧這一生,她說:“是林業成就了我的一生。”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退休後,她一邊精心照顧患病的老伴,一邊來到老年幹部大學,研習繪畫和書法。“萬物皆為一物。”她說,一個在橡膠事業中做出成績的人,一定也會在其他領域展露風采。因為,她的性格和靈魂,決定了她做過的每件事,都是最好的作品。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果然。她70歲才開始學繪畫,作品不僅榮登老幹部大學15週年慶刊,而且連續三年被選中參展。如今,兒子和女兒家的客廳裡,都掛著她質樸有趣的畫作。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2006年,和她相濡以沫半個世紀、並肩作戰數十載的丈夫離去,她悲傷萬分。欣慰的是,四個兒女長大成人,優秀努力,孝順懂事,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儼然,她和丈夫當年一樣。如今,她的李姓後人和丈夫的葉氏家族,組成一個數百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這些奮鬥不息、苦讀勤耕的後代,有軍官、學者、作家、教授、工程師、醫生、記者……她為他們的進步高興,也為他們的成績鼓掌。當暮年已至,病患襲來,她決計給孩子們留下點什麼。她敞開心扉,細數往事,袒露秘密,寫下3萬多字的往事回憶和人生小傳,只為告誡年青一代:

看过的人都说,这才是南阳女学霸、真正的女神……

“人生的苦與樂,都要自己去駕馭。任何人無法替你選擇,任何人也不能替你承擔。不管昨日有過怎樣的坎坷或輝煌,也不管明日將會面臨怎樣的意外或驚喜,你們都要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唯有這樣,才有資格說,我沒有負此生。”

競相傳閱完她的小傳的孩子們,感慨地說:“她,才是這個家族不可複製的傳奇和榮光。我們為有她這樣的母親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