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是我國粉末冶金領域(專業)教學、科研與新產品試製開發三結合的學科綜合基地。現有教職工22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博士導師15人,教授、研究員28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人員68人。有各類在讀學生465人,其中博士後研究人員17人,博士研究生56人,碩士研究生83人,工程碩士研究生72人。研究院固定資產已過億元,擁有一批先進的粉末冶金工藝設備與檢測儀器,並是首批獲得國家“對外進出口經營權”的科研院所。

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是中南大學中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交相輝映且久負盛名的重要二級學院。其前身“有色金屬冶金系”設立於1952年,由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五所院校的冶金類系、科合併進入中南礦冶學院後組建而成,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6年,其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成果馳譽神州,在國際上亦有重要影響。學院黨委書記張寶教授,院長柴立元教授。

2013年5月,中南大學正式發文宣佈,決定將冶金科學與工程學院更名為冶金與環境學院。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學礦冶學科。學院學科基礎雄厚,冶金工程和科學技術史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和科學技術史兩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2009年公佈的全國學科評估中均列本學科第一。

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成立於1996年10月,由原鋼鐵冶金系、有色金屬冶金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熱能工程系、金屬壓力加工系合併組建而成,是國內第一個集材料、冶金、熱能工程、環境科學等現代工業與傳統工業科學為一體的二級學院。其歷史可追溯到1923年東北大學成立之時的礦冶系。 學院現有教職工262人,其中專任教師170人(教授49人、副教授70人、講師32人、助教19人)、工程與實驗技術人員35人、管理人員31人、研究所助理員3人、工人23人;在49名教授中有博士生指導教師39人,

華北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學院

學院現有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冶金工程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鋼鐵冶金、冶金物理化學、有色金屬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熱能工程等5個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冶金工程、動力工程、材料工程等3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重慶科技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原重慶鋼鐵工業學校礦冶系,1985年學校升格為專科,礦冶系更名為重慶鋼鐵高等專科學校冶金系。2004年合校升格為本科,更名為重慶科技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材料與冶金學院是內蒙古科技大學綜合實力最強的學院,已成為我國冶金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綜合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

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於2011年9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國立蘭州大學1946年創辦的地理系。1958年地質學本科專業設立,同時地理系更名為地質地理系;1984年地質學部分從原地質地理系分出,獨立成系;1999年由地理科學系、地質學系和大氣科學系組建成立資源環境學院;2003年設立地球化學本科專業,2006年地質學獲甘肅省重點學科。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蘭州大學地質科學發展需要,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於2011年9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首任院長由中組部2010年引進的“千人計劃”特聘教授牛耀齡博士擔任。學院現有地質學和地球化學2個本科專業;有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

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

煤科學與技術教育部和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組建於1985 年,是山西省首批批准的省級重點實驗室, 1997 年正式批准對外開放,2003 年批准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教授歐陽平凱為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現有教授 20人(其中博導15人),副教授4人,講師8人,工程技術人員等9人,學術隊伍平均年齡42歲,具有博士學位成員佔總人數的61%;實驗室是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化學工藝國家重點學科和煤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要依託和核心。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原石油開發系)創建於1960年,是東北石油大學主幹學院。已故國際著名學者、國內石油界元老周世堯教授擔任首屆系主任。1994年將鑽井工程、採油工程和油藏工程合併為一個涵蓋這三個專業及相關學科內容的石油工程專業,1997 年創辦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002年,正式更名為石油工程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石油化工學院是根據甘肅省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經機械工業部和甘肅省教委的批准,於1996年4月在原化工系的基礎上成立的。骨幹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的前身化工設備與機械於1959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分校(後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成立,該專業1965年遷至蘭州。化工設備與機械專業自1964年第一屆畢業生畢業,至2008年共培養了3000多名畢業生。

瀋陽工業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成立於2002年8月,由原化工系、高分子材料系及原基礎部所屬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組成。專門培養面向石油、石化、化工行業所需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具有碩士、學士兩級學位授予權。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是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的重點學院,是在原石油化工系和應用化學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該院進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辦學實力不斷增強,為中國石化工業輸送了大批人才,為中國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重慶科技學院--石油工程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是重慶科技學院的主體二級院系,創建於1951年,在不斷髮展中已形成了我國石油工業高層次應用性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現有石油工程(包括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向)、油氣儲運工程、油氣田應用化工、石油裝備四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石油鑽井技術、油氣開採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探技術、油氣儲運技術、城市燃氣工程技術、石油工業裝備、油田化學應用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加工八個專科專業和專業方向。學院現有石油工程類在校本科、專科學生2400多人。

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是重慶科技學院的主體二級學院,創建於1951年,經過近60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為我國石油行業培養和輸送畢業生2萬多名,成為我國石油工業高層次應用性人才重要的培養基地。學院有本科專業5個(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學、海洋油氣工程),在校學生2800多人(本科生1600人)。

致敬!耐得住艱苦寂寞!盤點從事冶金採礦研究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