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是什麼?以「系統工程」的視角來理解發心

發心是什麼?以“系統工程”的視角來理解發心

“發心”是一件初入佛門就被要求做到,可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做不好的事情。一般來說,我們談論“發心”時往往都會指明或隱含一個前提;如“發菩提心”、“發勇猛心”、“髮長遠心”等等,這些前提代表我們對內心狀態的期許,或者說,我們想要控制內心轉向這些目標,所以發心不僅關乎修行,更代表了你對生命目標的選擇,也是生而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

正向的發心就是發出離心、發菩提心。如果行持善業的動機是為了升官發財、名聲榮譽、消災除病、世間的榮華富貴的話,那就是虛榮心的發心,也就是世間發心。人生真正的意義就在於發心。人生成就的高低,純粹是看你的發心,靠你的發心。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個因地說的就是發心。發心決定造業的方向,決定造業的大小。

發心是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控制好發心,就控制好了你生命的走向,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嚮往的事情啊!但是我等凡夫的心一直都沉溺在無明幻海的波濤之中,隨著情風業浪上下翻騰,要控制談何容易,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翁,讓發心二字不落入妄談之中?

我覺得可以用“系統工程”這個比較現代的視角來理解發心這個古老的詞語。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發心”二字僅僅是一個口號,初進寺院的人最先聽到的“佛教名詞”往往就是發心:喊這個口號的人要麼是在自我麻痺的找理由,要麼就是在借酒撒瘋的忽悠人。儘管你做了一系列冠以“發心”二字的動作,可你的心好像還是一團死麵餅子,沒有“發起來”的跡象。那是因為你把發心這個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發心追求的不是那一瞬間的心血來潮,而是能持續下去的新狀態,換而言之,是更新操作系統,而非給舊系統打補丁。

你掃地、洗被子、印經、充其量就是在貪嗔痴的舊系統裡打一個福報的補丁,讓這個系統有更多運行的資本,而非更新成為更加殊勝的解脫或菩提系統,嘴上說是在“發心”,其實就是積福而已。用系統的眼光來審視的話,這種“發心”所採取的措施只是使事物從同一個系統內的一個狀態遷移到另一個狀態,系統本身的結構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因而系統的行為也沒有發生改變,有時反而得到了加強。

這就好比兩個人吵架,其中一人指出另一人多麼無理荒謬並不能改變兩個人正在衝突這個事情,反而可能使兩個人吵得更厲害。系統工程的一個重要觀念是:“問題不僅僅出在問題本身”。以菩提心為例,想要正確的發起,在因行時要六個步驟: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才能得到菩提心這個果,屬於“一果多因”。

所以這個步驟也被成為“七支因果”:我們的目標是成佛,而圓滿佛果從菩提心生,菩提心從增上意樂生,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慈生,慈從報恩心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這就是典型的“系統工程”,其中一環稍有懈怠,這個系統就“葛優躺”了。

所謂系統,是由互相關聯、互相制約、互相作用的若干組成部分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好比菩提心不僅僅是悲天憫人的情感或向上精進的意願,前者是“愛見大悲”,後者是欲心燒熾,這些都是修道應舍離的,菩提心其實是它們的組合與昇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就係統性而言,發心這件事很像蓋房子,鋼筋再結實,水泥再堅固,一棟房子,只用水泥能蓋起來嗎?或者只用鋼筋能蓋起來嗎?這是不可能的。蓋房子是系統工程,水泥也要,鋼筋也要,木材也要,釘子也要,其中還有組合、比例的問題,都搭配好了才可以把房子蓋出來,發心也一樣,怎麼可能說你咬咬牙打打雞血或念幾句儀軌就發出來了呢?

就算是發麵,只放酵母粉或者只揉麵也是發不起來的,可人們總喜歡幹這種顯而易見的傻事,希望憑藉單調的因得到複雜的果,在一個因素上死下功夫忽略其他因素,這樣做的話,即便短期見到效果,也無法持久。有點健身常識人的都知道:運動的目的是到達人體代謝的新平衡,而不是單純的減肥或者練肌肉。三分練七分吃還要心情愉悅,良好的睡眠也必不可少,這些因素綜合下來才能更新你的代謝系統,使身體更加健康。

所以好的健身教練絕不會推薦什麼“十天瘦成閃電”“二十一天減一百斤”的課程,因為快速見效的背後往往是身體被強力手段(如極大量的運動、嚴苛的飲食控制等)暫時控制在一個非平衡態。

由於強力手段通常對身體造成很大壓力難以長期維持,也就無法促使身體內部產生適應性變化,因而見效快消退起來會更快,搞不好還會留下不可逆的功能性損傷。發心這件事也一樣,忽略它的複雜性和系統性只顧著一味蠻幹,輕則失敗受挫,重則信心全無,你可能會再也不想發心。

而一旦通過正確的方法發心成功,進入新的平衡態,你就可以不用那麼費力的去作意和揀擇內心狀態,達到內心世界的“無為而治”,這種狀態也叫作“無功用行”,像武俠小說裡的“上乘內功心法”,一旦啟動,哪怕平日裡睡覺、呼吸休息時,都在不斷地自發修行內功。此時即便再次遇見令你發心退失的因緣,你也可以熟視無睹不為所動,就像極樂世界沒有五濁之名一樣,正確的新系統裡不會存在老問題。

很多人發心退失後不去找問題出在哪裡,只是一味的在發心本身上面下功夫,結果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恆心可嘉,但並非明智之舉。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問題在原有的邏輯層次上絞盡腦汁都無法解決,因為這個問題在原來的邏輯層次本身就無解。好比汽車加速,只依靠踩油門踩到底也無法達到需要的速度,這時需要的是換檔。而“換檔”這個解決辦法,對依靠踩油門來加速的人而言可能是反直覺、跳躍的。

不再糾結於發心本身,而是從教理的學習,善法的熏習、習氣的革除、慈悲的培養等一系列輔助因素入手,構建一個更高級的系統,讓發心這件事情水到渠成的實現,這樣的發心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正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