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亂象頻發,投資人與項目方直呼痛心

區塊鏈熱潮有多火,就有多亂;讓人多狂熱,就令人多痛心。

當然這麼說區塊鏈並不客觀。區塊鏈技術本身早就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其應用落地的想象空間正被人們逐步挖掘,一批批早就在94前一夜暴富的有錢有閒的玩家和不純粹以斂財為目的的心志堅定者,正積極而務實的做著區塊鏈創業探索。

只是,或許因為在互聯網時代習慣了瘋狂抓住新風口,或許因為token的風靡讓人們離錢太近容易迷失,或許什麼都沒想只是生怕被時代拋棄,在這場區塊鏈引發的狂潮中,有些人因自身格局與認知所限,興奮而惶惑中走上了一條條漸行漸遠的岔道。

以下素材節選自節點財經與多位區塊鏈投資人、項目方以及KOL的深度對話。

三四個人的項目方真的需要募集幾萬個以太坊嗎?我打問號!

最痛心的是,2017年下半年,牛市來得太快,原因是ICO的技術方式或者發幣的方式被大量新進場的公司或原有的互聯網公司當成了絕佳募資手段。從理性角度來看,一個創業公司如果通過發幣的方式,獲得啟動資金,其實需要的資金是不多的,並且,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真正成功的早期區塊鏈募資的項目,一開始的募資都很少。

然而,去年下半年的大多數創業項目,一上來就募集幾萬個以太坊,這真的是隻有三四個人的小團隊所需要的嗎?我打一個問號。另外,有些互聯網公司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體量,居然也要融三四萬個以太坊,難道他們本身沒有錢進行新業務的拓展嗎?這個邏輯很難講通。

我們看到,不管是區塊鏈項目方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將ICO當做了很好的融資渠道,並且投資人也把它當做財富快速增加的方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拍即合,使整個區塊鏈行業進入了不健康的發展狀態。

——稜鏡資本創始人陳俊宏

“all in”不是把家底全都投進去,更不是3點睡5點起

大家天天喊著“all in、all in”,“區塊鏈無眠”、“三點鐘之前不睡覺”,我個人覺得很多人誤解了“all in”的本意,這是讓我比較痛心的。“all in”是把你的閒錢all in進去,而不是把所有家底投出去;是把精力、重心投入進去,而不是非要三點鐘睡覺五點鐘起床,人們的正常生活不能因為突然有一個區塊鏈的爆增就全部被打亂。

——EOS Union顧問、齊享資本創始人董浩宇

區塊鏈大會主題往往大而全,參會者難免雞同鴨講

現在區塊鏈的會議特別多,包括我國的澳門、香港,海外都紛紛舉辦區塊鏈會議。我痛心的是所有峰會都是關於區塊鏈的,卻沒有更垂直細分的“XX區塊鏈峰會”。

同行業的人交流不會雞同鴨講,交流效率會更高。區塊鏈作為一個行業,像雲計算一樣,同行交流是非常值得的。我建議可以組織一些垂直行業的大會,大家針對一個行業的共同問題找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這樣會議舉辦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早期區塊鏈投資人、工業區塊鏈奠基人闞雷

區塊鏈≠炒幣

我進入這個行業時間不長,去年開始關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問我最近幹什麼,我說我做區塊鏈項目,他們馬上就以看野獸的眼光看著我:你炒幣了嗎?你賺錢了嗎?雖然是一種玩笑,但可以感覺到大家對這個行業的普遍認可和認知沒有那麼好,這是很令人痛心的。

——拉鍊JOB COO張書霖

不過,痛心之餘,也有很多現象讓人頗感欣慰。

比如,雖然今年大家都知道整個熊市會來臨,但很多人仍然沒有放棄區塊鏈,而是保持清醒的判斷,勇敢留下來繼續創業。

再比如,互聯網1.0時代、2.0時代的精英們開始關注到區塊鏈,並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區塊鏈技術研發或應用中來。

“有個現象讓我很欣慰,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搞區塊鏈技術,而且有技術含量,是正兒八經的。”節點創新實驗室聯合創始人孟學士表示,“全民玩技術對我這種搞技術的手藝人來說,實在是一件喜聞樂見的事情。”

讀者資訊交流群

電報交流群:https://t.me/jiediancaijing

電報交流群(免梯子):https://0.plus/jiediancaijing

微信交流群:請加微信970441658,拉你入群

區塊鏈亂象頻發,投資人與項目方直呼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