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有那麼多人不想努力了?你在其中嗎

突然就不想努力了,該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我想,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的生活,那你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

是什麼原因導致有那麼多人不想努力了?你在其中嗎

今天的文章來自曾少賢,你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無論自己多麼努力,挑燈夜戰幾十晚,投入無數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可是課程就是絲毫沒有半點起色,每當得到成績的時候,都想把自己給掐死;無論自己在工作上有多麼的用心,ppt做的多麼精美,報告的言辭和邏輯修改了多少遍,可是升職,次次都和自己無緣,看著工資單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

事實上,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無數的時刻,你會在自己的心底萌生出這樣的想法:人生好累呀!此時此刻的自己什麼都不想去做,只想靜靜散漫下去。當然,不單單你有這樣的想法,在知乎上有無數的人也曾遇到過這樣尷尬的問題,三年前我在知乎上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給出了以下的答案:你不想努力的時候,可以通過斷網和跑步來解決,可也許,無論自己多麼努力的去把互聯網戒掉,多麼努力的去跑步和健身,去見識不同的人,去看更加廣闊的世界。但是每當這些外部活動全部結束和消失的時候,自己又重新跌落進失望的谷底,依舊對別人、對社會、對學習、沒有任何感情。

為什麼會這樣呢?不是說不斷的努力奔跑就能逃離這種很喪的局面嗎?要想弄明白我們為什麼會突然間不想努力,首先就得搞明白,我們為什麼會努力的去做某件事兒,在人持續地去做某件事情的這方面,有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個是反饋,另一個是控制感。

反饋是什麼樣?反饋就是你此時此刻做的事兒,他可以什麼時候給你得到多大的獎勵。就像現在正在剝瓜子皮,這個動作看起來挺無聊的,一個人乾坐在那兒,靜靜的拿起一顆又一顆的瓜子剝著,多無趣呀。可世界上很多人就能一直坐在那一邊看著電視綜藝,一邊嗑著瓜子兒。因為瓜子可以一邊撥一邊往嘴裡塞,反饋的週期非常短,這獎賞雖然不多,但是卻相當的及時。反觀不少人打著自我提升的名義,報了各種培訓班,參加了各種課程。這個獎賞非常巨大,畢竟一旦選擇之後,會對你的職業生涯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加薪,也可能會如虎添翼。就因為反饋的週期過於漫長,導致很多人堅持不了多久就忘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有那麼多人不想努力了?你在其中嗎

反饋週期短,在每次的反饋中,能夠不斷嘗試到甜頭,給增加一個人控制感,控制感是一項重要的心理資源,對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心理學家曾在一家老人院開展了一項研究,他們將老人的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由老人們自己決定放什麼電影,種植哪些花草;而另一組就由護理人員作出決定。一段時間後,結果發現,自己決定組老人的各種情況,有報告的主觀幸福感,要比另外一組的好,而且18個月後自己決定組的老人死亡率,要顯著低於另外一組。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的方式來證實控制感的作用,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還有老師,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灌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觀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信耕耘可以帶來收穫,本身就是一種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成果的堅定信念。在習得某項技能的時候,剛剛開始,因為困難係數不高,加上有導師的指導,也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就能收穫到一定量的知識量。這種及時的反饋,更讓你越學越起勁兒、越學越開心,因為你看到自己付出的汗水,一一有了回應,那你當然會去不斷的努力學習。但當你的知識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因為知識的困難係數急劇增大,而你的學習能力或者說是認知結構並沒有得到提升,這個時候用一樣學習方法去攻克新的知識,就會造成越是努力,越是沒有收穫的現象,這個現象在心理學家看來就是高原現象。在這段時間內,心中充斥的不是滿腔的熱血,而是此起彼伏對自己的質疑、自卑、焦慮和恐懼,你的大腦一次又一次的播放自己是如何失敗,成績是如何一落千丈的、工作是如何徘徊不前的、感情是如何波瀾不驚的,可你越是在頭腦中播放自己的失敗,你的注意力就越是被負性的信息給吸引過去。正因為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負性的消息上,等其他積極的消息,就再也沒有機會被你注意到。所為你的突然不想努力,在高原期中就會演變成經常不想努力,持續性的混吃等死。

是什麼原因導致有那麼多人不想努力了?你在其中嗎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曾經提起,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就是給他足夠的自由,卻不給他任何的關注,對他的各種行為熟視無睹,高原期的各種迷茫和痛苦,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自己的評價體系,從來都是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之上,我所做的大部分事情,為的不是獲得自身的成長,也不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而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我比別人強大、我比別人優越。所有的焦慮和失敗感,也都來源於匱乏的內心,因為內心匱乏,所以別人一反對就開始進行辯駁,因為內心匱乏了,所以對別人一說文章寫得不好,就開始自責和內疚。因為內心匱乏,時時刻刻盯著別人的反饋,而不是關注自己是否感到滿意,是否能夠感到知足。要說真正的努力應該是自然而然就發生的,而如果僅僅是想得到萬物的反饋,除非這個反饋來的非常及時,又或者是這個反饋可以連綿不斷,否則你真的是很難堅持下,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你說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