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雲馬化騰一起用餐的大鬍子是小靈通之父吳鷹

遙記得智能手機還未出現的那些年,小靈通、大哥大、呼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通訊工具。其中,小靈通的出現更是為我們解決了話費過高的痛點。只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風靡一時的小靈通已經消失得沒個蹤影。

明明風頭如此之旺盛,小靈通為什麼就消失了呢?

大鬍子吳鷹

要追尋小靈通的成長軌跡,那就繞不開一個人---“小靈通之父”吳鷹。

提起這個名字,估計大概都會比較陌生。不過,你只要看到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張照片,熟悉感或許就會油然而生了。

和馬雲馬化騰一起用餐的大鬍子是小靈通之父吳鷹

儘管當年的來龍去脈已經難以求證,但從吳鷹不動作不難看出,他的江湖地位並不簡單。畢竟能把手同時搭在二馬身上的,一定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當然,事實也是如此。

1959年,吳鷹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後來在自身的不斷努力下,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無線電通信專業,還曾經參與設計了中國第一臺16位單板計算機。

不斷的深造與學習,為吳鷹日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1995年,回國創業的吳鷹與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成立了後來大名鼎鼎的UT斯達康國際通信有限公司,並得到了薛蠻子提供的起步資金。同時,孫正義3000萬美元的投資。 或許也正是這次相識,才有了吳鷹在後來為馬雲的牽線。據瞭解,孫正義投資UT斯達康也是其在中國最早的投資項目。

和馬雲馬化騰一起用餐的大鬍子是小靈通之父吳鷹

孫正義

有了充足的彈藥必然更好乾事,隨後的斯達康業務不斷髮展壯大,越來越多人認識了UT斯達康這家通信公司。而吳鷹事業的高峰,也正是因為在隨後的日子裡,遇到了小靈通。

有事打我小靈通,接聽不花錢

20世紀的尾巴,由於我國通訊事業還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移動電話的資費比較昂貴。對於大多數老百姓而言,打一個移動電話可是要三思而後行的事情。

和馬雲馬化騰一起用餐的大鬍子是小靈通之父吳鷹

以前流行的大哥大

如何才能夠巧妙的讓老百姓少花錢,又能讓自己賺到錢,估計是當年各大通信巨頭都在考慮的事情。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還真的有人尋找到了一個妙招。當時餘杭市郵電局局長徐福新去日本考察時偶然發現PHS技術(小靈通),這項技術能夠把價格較為低廉的固定電話網絡嫁接到移動設備上,從而做到使用移動電話,也能降低資費。

因此,徐福新認為有在全國推行的必要。可在尋求通信合作伙伴之時,大多遭到了拒絕,理由均認為小靈通比較落後。

1998年1月,浙江餘杭區正式開通小靈通,實行單向收費,月租費20元,資費每分鐘0.2元,標誌著小靈通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和馬雲馬化騰一起用餐的大鬍子是小靈通之父吳鷹

開始之初,單從價格上來看,小靈通每分鐘2毛錢的資費確實比其他移動運營商6毛到7毛的資費要便宜的多。所以那時候,一句“有事打我小靈通,接聽不花錢”的話語,更是在老百姓之間廣為流傳。能在21世紀之初,公司的市值就已經高達70億美元。可見,小靈通確實潛力無限。但即使風頭再旺的事物,也依舊逃不過新舊更替的命運。踏過鮮花與掌聲之後,小靈通便開始展現出了它的頹勢。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國內通訊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靈通已經發揮不出原有的優勢。

首先,三大運營商所提供的套餐資費已經能夠與小靈通一較高下,人們對於同等資費的套餐,可以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就直接導致了,原本小靈通引以為傲的低價資費,風光不再。

和馬雲馬化騰一起用餐的大鬍子是小靈通之父吳鷹

2009年2月發佈的一則文件,則直接宣佈了小靈通的最終命運。工信部發文明確表示,要求小靈通所佔用的頻段於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為中國移動3G網絡TD-SCDMA讓路。

2014年10月1日,小靈通所有的基站都被關閉。至此,小靈通正式落幕。而離開UT斯達康的吳鷹也活出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精彩,在各大IT會議上,都能輕而易舉的看見吳鷹的身影。

只是小靈通的沒落,無不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時代滾滾大潮面前,還是要及時作出與時俱進的改變,才能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