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今天的現狀仍然是這樣。但也不完全是!在過去的20-30年中,關於靈魂和精神世界的本質,很少有清晰的通靈書籍能夠提供一些邏輯一致的見解和信息,並試著用實例說明它們與現實世界複雜的互動關係。

這類書籍是由更高領域的靈魂與肉身靈媒共同創作的,其中靈媒通常起到被動管道的作用。這就使得星光界通靈信息的結構不會被化身實體渾渾噩噩的信念所扭曲或篡改。首要的技巧是在恍惚狀態中通靈。大多數情況下日常意識幾乎保持不變。但這種情況下靈媒仍然很少會自發回憶起他所說過的話。另一個技巧是自動寫作。有些靈媒可以同時使用這兩種技巧。

這樣的人作為靈媒,要麼是成年靈魂,要麼是老年靈魂,相比起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更喜歡與靈魂進行更開放的交流,但同時也願意在信息交流中扮演一個被動者的角色。這種角色不需要具備科學和知識上的主張,而這些主張是通過與生俱來對新知識的渴求而獲得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加批判性的提問者使靈媒的片面性得到補償。這樣的夥伴關係都是在星光界預先商定好的。

與星體世界交換信息最困難和最具挑戰性的形式是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靈感,這些靈感不僅明顯剋制任何語言或視覺上的觀念和思想,而且會自發地喚起他們個人的獨立思維模式。

這種小組會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就。這類有創造力的人的人格結構不同於一般的靈媒。他們普遍都有很強的個性,支配著他們並牢牢地紮根於生命,而這對於大多數被動型通靈者來說是無法理解的。儘管後者的表現得更神秘主義化,但前者可能沒有任何靈性傾向,而目前普遍使用的靈性概念是一個非常侷限和扭曲的人類解釋。

這些人大多數時候並不知道自己靈感的來源,而會感覺這是一種內在的擴張衝動,這樣的人主要在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但在政治和商業類的外向性活動很少。這類有創造力的人的潛意識從高我收到的信息必須首先內化,然後翻譯成他們自己的語言。

這個創造過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非常累人。它需要極大的智慧和意志力。因此,他們主要選擇那些非常老的靈魂,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高我也會考慮到化身實體失敗的可能性。這樣的人還必須要有承受人類失敗的意志力。

這種鼓舞人心的表演的好處是,他把祂們當作是自己,因為只有他能獨立負責祂們的全面實施和格式化。他現在可以創造性地處理這些信息,並將其應用到不同的領域,而不必每次都被他的靈魂所激勵。因此,他的效率和強度更高。

這些成果會對讀者或觀眾產生比被動的通靈信息更為深刻的影響。此外,受啟發人的自由意志基本上是由他的靈魂在考慮——他在自由選擇的基礎上創造——而所有的通靈者在寫作時基本上都忽略了自由意志和自身的努力。

這一點可以在簡·羅伯茨(Jane Roberts)的《塞斯談話》中清楚地看到。在這本60年代的名著中,“塞斯”來源甚至決定了每一章的標題。參與者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對通靈者周圍境況的描述,這類庸俗和瑣碎的描述使整本書的價值大大地下降了。作為讀者,最好的方法就是跳過這本書中簡·羅伯茨和她丈夫的說明。

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塞斯談話》英文版

這位靈媒的其他書也是如此,儘管它們都是用高質量的靈性術語和知識來描述的。在這些書中有幾個令人尷尬的段落,簡·羅伯茨和她作為信息速記員的丈夫顯然不知所措,甚至沒有基本的歷史和宗教知識。作為有學識的讀者,我們不得不對作者表示同情。

尼爾·唐納德·沃爾什(Neale Donald Walsch)同樣也是被動的角色,他是三部暢銷書《與神對話》的靈媒(自動書寫)。(他現在正在網絡上為“靈性圖書館”寫作)。信息來源竟也自以為是地自封為“上帝God”,在第一本書結束時通知靈媒還會有兩本書,而這個消息讓被動的作者沉浸在提前還債的喜悅中。

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與神對話》英文版

這三本書的設計不僅是處理當前的世俗主題,還有神秘學的靈性知識。這套書充斥著靈媒小我的尷尬和天真的問題,其特點是完全放棄了觀察面紗背後的東西,也不去更多地瞭解化身過程的動機,即關於人類存在的末世論。作者看上去已被“與神對話”所征服(他也不考慮有其他的選擇,比如他的高我,儘管消息來源多次向他暗示這一點),只要他一有機會成為管道,就願意放棄他批判的洞察力。

瓦爾達·哈塞爾曼(Varda Hasselmann,靈媒)和弗蘭克·施莫爾克(Frank Schmolke,提問者)的書,則展示了不同凡響的質量,我偶爾會在本書中引用。我知道,這些作品是對靈魂世界的結構以及祂們與三維物質世界互動的最好介紹。作者是神秘學通靈信息中智力程度最高的,並能以主權的方式來處理這些信息,但僅限於給定的習慣用語之內。由於他們不是科學家,所以他們無法分辨出能量的基本物理學原理,並根據這些原理理解星光世界是如何組織起來在地球上展開行動,以及如何彰顯為一種超凡而純粹描述性數據的深遠系統。

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瓦爾達·哈塞爾曼(Varda Hasselmann,靈媒)和弗蘭克·施莫爾克(Frank Schmo

儘管如此,他們的通靈書籍(只有德語版)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在宇宙法則新理論的基礎上,他們的書幫助我本人搞清楚了星光世界的基本能量結構,並得出進化飛躍即將到來的重要結論,以及我的靈魂為了讓我能一如既往地對社會轉型作出重要的預測,在我的光體過程中密集地傳輸信息。本書中介紹了這些預言的某些方面,但我會事先提醒讀者不要對詳細的預言抱有過高的期望。因為我所處理的未來事態發展,不可避免地來自當前的能量事件,我將始終集中在全球趨勢的討論上,而不是準確預測事件相關的時間和地點。

我還想提及兩本補充性的書籍,它們是“直截了當的”,並以非凡的學術方式寫成的。所以根據我的經驗,這兩本書似乎征服了大多數讀者。它們是託尼·斯塔布(Tony Stubbs)的《揚升手冊》(Handbook for Ascension)和塔希拉·塔奇倫(Tashira Tachi-ren)的《光體過程》(The Light Body Process)。第一個作者擁有學術背景,因此,只要他獲得必要的信息和靈感,相信他自己就可以寫這本書。當然,情況並非如此,但作為哈塞爾曼/施莫爾克著作的補充,這本書很重要。

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新靈知:人類進化的飛躍「二、歷史視野中的靈性知識」

上:託尼·斯塔布(Tony Stubbs)的《揚升手冊》;下:塔希拉·塔奇倫(Tashira Tac

第二本書從邏輯上遵循了第一本,是光體過程的技術手冊。這兩本書的主要缺點是後續不加鑑別地提供了一些如何為光體過程做準備的神秘學建議,而且缺乏對這一過程中化身人格最前沿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討論。

在宇宙法則理論的幫助下,這兩本書都經過我內在嚴格地考證,並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際的印證。祂們也同意上面提到的其他書籍,這樣祂們就能完全遵守,並且能夠經得起關鍵而可信的論證。至於許多其他通靈書籍,即便它們包含了許多重要的詳細信息,我在這裡也不會多說。因為我從數千本神秘學書籍中整理出的這幾本書,都是我近年來(90年代)仔細查閱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在這裡提到其他書的原因。

這幾本書只代表了神秘文學的九牛一毛。近年來神秘文學發展得異常迅速,約佔全球書籍銷量總額的20%左右。因此,這類書被大量出版的神秘學廢話和沒有批判性覺察能力的書籍所淹沒是毫不奇怪的,更不用說科學界所認為的:大量的閱讀是知識的障礙了。

最後還應該提一下,沒有一位通靈書籍的作者努力分析過其他類似的書籍,並利用這些知識來拓展自己的研究主題。在這方面,現代神秘學文學中存在著令人震驚的無知,這一事實也說明它作為可靠的靈知來源已經失敗了。

在這篇導言中,我評論了目前僅有的基本繼承哲學中“上帝證明”的神秘學文學,只是為了指出這一特殊領域的靈性狀況是多麼得糟糕。只有考慮到這種現狀,人們才能在事件發生之前開始理解和欣賞這本書。

在這之後,這本讀物就會成為偶像崇拜的對象,我需要周到地顧及這種情況。在正式承認星光世界的主導作用之後,即:《聖經》中所宣告的天啟(Revelation)之後,讀者必須建立一種高度批判的洞察力,並在與靈魂密切對話中遵循自己內在的真理,而不是向外部權威低頭。就目前所瞭解的人性而言,我非常擔心後一種情況會發生。這從來都不是我的意圖。

與讀者的所有期望相反,現在的靈性知識並沒有提供上帝的證明——普遍創造力存在的證據。宇宙法則和五卷普遍理論(四卷是關於物理學、數學、生物科學、醫學和哲學,以及經濟理論的講義)的發現已經提供了這一證據。目前還沒有比這更廣泛的科學證據了。

這本書的側重點並不在於神秘學的靈性知識,而是要建立一種嚴格的、大眾化的、與神秘學知識有關的科學分類體系(以科學術語作為教學目的)。它是一種關於星光世界的運作和能量結構的可接受的公理分類系統,這一系統與宇宙法則相一致。它們既不是完整的,也不是詳盡無疑的,而只是被設想為可接受的分類系統,便於它進一步地發展。

讀者將被邀請根據宇宙法則的公理系統的原則,發展自己的神秘學分類系統,或者擴展本書所提出的分類系統,直到他個人的靈性需求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為止。這就是目前他從本書介紹的系統中所能收穫的。

最後應當指出的是,真正的神秘學知識無法通過語言表達來傳授,因為語言是按照先後順序的並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造物的主要領域即星光世界,是不受時空限制的。祂們存在於同步的時間中,我們人類侷限的感官是無法想象的。這一限制將在本世紀消除。

我們的世界觀將逐漸(peu à peu)向依舊遙不可及的星光世界打開,人類存在的垂直維度將與地球化身的水平維度連接。這一靈性十字的匯合點將成為一個新靈性倫理的起點,它將當前依舊矇昧的人類提升到一個新的進化階段。這本新的諾斯替(靈知)書,是為這一目標敬獻的綿薄之力。

—— Συνεχίζεται ——

感恩閱讀 ​未完待續 明天繼續更新

文章自譯:斯坦科夫宇宙法則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