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博士揭祕: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中醫博士揭秘: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春天來到,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再加上生活中不涼的生活習慣,導致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口腔症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這些是溼氣的常見症狀,下面讓我們來深入瞭解一下溼氣吧!

溼氣重有什麼表現呢?

1、體內溼氣重食慾的表現

當體內溼氣困擾脾臟,會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溼”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

2、體內溼氣重關節的表現

當體內溼氣重傷及到關節時,會導致部分氣血運行不暢、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索等表現,會感覺渾身關節移動困難,一動就非常痠痛。

中醫博士揭秘: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3、體內溼氣重頭部的表現

如果體內溼氣重,最開始的症狀就是頭暈、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就像身上揹負很多重物。此外,體內溼氣重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現症狀。

4、體內溼氣重舌苔的表現

舌苔厚膩是溼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溼氣重會導致舌苔白厚。

5、體內溼氣重排便的表現

體內溼氣重會導致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溼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中醫博士揭秘: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6、體內溼氣重分泌的表現

體內溼氣重會導致小便混濁、大便溏洩、女性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

溼邪的特點是黏滯難消,容易阻礙氣機,故溼邪導致的疾病大多起病隱匿、緩慢,病程較長,且容易反覆發作、難以治癒。溼氣從不孤軍奮戰,會勾結另外六邪禍亂人的身體,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所以對於溼氣我們要及時發現治療,將溼氣扼殺在搖籃裡!

3款美食方,溼氣不再有

1、白菜乾茶樹菇扁豆薏米湯

材料:白菜乾、茶樹菇各30克,扁豆、薏米各20克,雞骨架200克,蜜棗2個,姜3片。

做法:白菜乾洗淨後浸泡20分鐘,茶樹菇洗淨稍浸泡,雞骨架用開水焯兩分鐘,扁豆和薏米洗淨,之後將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燉盅或者瓦煲內煲,加入2000毫升清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中醫博士揭秘: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功效:白菜乾是白菜曬乾而成,具有消燥除熱、通利腸胃、下氣消食的作用;茶樹菇具有補腎滋陰、健脾胃、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防病能力的功效;扁豆和薏米都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此湯能清肝潤肺,健脾祛溼,湯味清香鮮美。

2、山藥茨實薏米湯

材料:懷山藥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懷山藥,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汙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溼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溼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中醫博士揭秘: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3、荷葉薏米煲瘦肉湯

材料:蓮子、薏米、扁豆、幹淮山、瘦肉、荷葉。

做法:將蓮子、薏米、扁豆和幹淮山洗淨,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個小時;瘦肉洗淨,切塊,汆水撈起;煮沸瓦煲裡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中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荷葉有升發陽氣之效,加上健脾祛溼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氣潮溼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與不爽的感覺。

中醫博士揭秘:去除溼氣的3個方法,簡單有效,徹底擺脫溼氣煩惱

日常起居注意三事項:

1、早睡早起,生活規律,保證充分睡眠。保持患部清潔。不濫用化妝品和藥物。

2、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開水。

3、樹立信心,不憂傷,不苦惱,心情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