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王者榮耀》被法院判賠1940萬,當事公司涉多國案件

核心提示:山寨《王者榮耀》海外版手遊《Mobile Legends》因違反競業限制協議,其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判違反競業限制,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終審判決徐某賠償1940萬元。除了國內訴訟外,該公司還涉及美國、韓國、泰國等訴訟案件。

山寨《王者榮耀》被法院判賠1940萬,當事公司涉多國案件

資料圖。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王涵 報道

近日,因違反競業限制協議,手遊《Mobile Legends》開發商——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沐瞳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被判違反競業限制,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徐某賠償1940萬元。

該競業限制案中,徐某在獲得騰訊公司鉅額競業限制補償的同時,在騰訊任職期間即違約設立遊戲開發公司——沐瞳公司,與騰訊公司的業務形成競爭關係。

離職後,徐某設立的沐瞳公司開發運營涉嫌嚴重抄襲《王者榮耀》的手遊《Mobile Legends》,即部分玩家所稱的山寨《王者榮耀》海外版。

沐瞳公司和徐某在收穫“成功”的同時,《Mobile Legends》手遊並沒有擺脫抄襲《王者榮耀》的質疑和評論。美國拳頭公司和騰訊公司對《Mobile Legends》手遊涉嫌抄襲發起多起訴訟,除了國內訴訟外,還涉及美國、韓國、泰國等訴訟案件。

揹負“抄襲”“山寨”《Mobile Legends》海外市場獲鉅額收益

據瞭解,2014年,徐某在騰訊公司工作期間,設立上海沐瞳科技公司,開發網絡遊戲。離職後,沐瞳公司作為股東又陸續設立4家公司,徐某作為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

2016年7月,沐瞳公司在巴西首發上市手遊《Mobile Legends》,該手遊在遊戲地圖、UI界面設計、英雄技能和裝備屬性等方面與《王者榮耀》十分相近,並有觀點認為《Mobile Legends》是抄襲《王者榮耀》的海外版。

“抄襲”“山寨”的質疑和評論並沒有影響《Mobile Legends》在海外手遊市場攻城略地。據海外統計機構數據顯示,《Mobile Legends》收穫59個市場App Store暢銷榜Top10的成績,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市場備受追捧。此外,根據第三方應用數據分析商App Annie的統計,《Mobile Legends》上線以來,全平臺全球收入高達6.35億元。

法院判決認定,徐某作為騰訊(上海)公司從事遊戲產品研發的工作員工,接觸的是遊戲開發工作的關鍵環節,應遵循比一般員工更為嚴格的競業限制義務。同時,徐某設立公司的經營範圍均與騰訊(上海)公司及關聯公司有重合,其行為明顯違反勞動者應當遵守的競業限制方面的基本義務,應依法按約承擔違約責任。

此外,因沐瞳公司法定代表人嚴重違反競業限制協議,法院終審判決沐瞳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賠償1940萬元。

涉嫌抄襲《王者榮耀》沐瞳公司面臨多起訴訟

在沐瞳公司憑藉《Mobile Legends》收割海外手遊市場的同時,訴訟也接踵而至。

2017年,《英雄聯盟》開發商拳頭公司於美國加州中部法院狀告上海沐瞳科技,控訴沐瞳科技兩款手遊《Mobile Legends》與《魔法英雄》內容抄襲拳頭旗下的熱門遊戲《英雄聯盟》。

拳頭公司向加州中部法院起訴的證據中包含《Mobile Legends》的遊戲戰鬥畫面,地圖指引,遊戲英雄角色、特性和皮膚設置、技能描述,裝備系統、部分怪物等遊戲元素等幾乎和《英雄聯盟》如出一轍。

此外,拳頭公司和騰訊公司分別就《Mobile Legends》涉嫌侵犯知識產權在多個國家發起訴訟。

在泰國,騰訊公司起訴沐瞳公司《Mobile Legends》,目前案件正在泰國中央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法院審理。

在韓國,投訴之後,韓國當地主流應用分發渠道Onestore對《Mobile Legends》作出下架處理。

在國內,騰訊公司起訴沐瞳公司,要求沐瞳公司《Mobile Legends》停止運營,賠償損失。目前案件正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審理。據瞭解,Riot公司的《英雄聯盟》準備加入該起訴訟,聯合騰訊《王者榮耀》一起起訴《Mobile Legends》。

原標題:山寨《王者榮耀》海外版《Mobile Legends》被訴,公司法人代表被判賠194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