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怎麼建?習近平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美麗中國”怎麼建?習近平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重大判斷

習近平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

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

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生態環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時間表

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到本世紀中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建成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怎麼建?習近平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路線圖

堅持六大原則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好以下原則。

◆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 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 三是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

◆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

◆ 五是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

◆ 六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加快建立健全

◆ 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

◆ 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

◆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

◆ 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 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

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汙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美麗中國”怎麼建?習近平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

◆ 天: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

◆ 水: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 土: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範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 境: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出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要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

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要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要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採取多種方式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大重大項目科技攻關,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對策性研究。

“美麗中國”怎麼建?習近平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保障

習近平強調,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幹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建設,主動為敢幹事、能幹事的幹部打氣撐腰。

“美麗中國”怎麼建?習近平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