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從公司下班回家,以為一天工作結束還剩下大把時間,不如刷會兒抖音,逛會微博,有趣的內容一個接著一個,根本停不下來,然後一眨眼就到深夜了,匆忙洗漱完打算睡覺,結果又拿起了手機……

這不僅你的生活,更是當下青年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逛淘寶、刷抖音、玩吃雞、追劇……互聯網正在建造一個特別容易讓人沉迷的遊樂場。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手機呢?因為互聯網公司在設計產品時就是以讓用戶上癮為目標。最新一期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欄目《Panorama》調查了臉書、Twitter和Snapchat等社交媒體吸引用戶的方式。硅谷內部人士接受採訪時稱,這些公司意圖培養人們的上癮行為,並以此為目標來設計平臺。他們還透露,其實許多科技公司一直以來都在對人們進行測試,試圖找出能讓人上癮的方式。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前Mozilla (火狐瀏覽器公司)和 Jawbone 的員工 Aza Raskin在採訪中直言:“他們所做的事情就像把毒品撒到應用界面上一樣,為的就是讓你一次又一次地回來使用它。”

Aza Raskin 表示:“每塊屏幕後面,通常會有超過1000名工程師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你對這款產品上癮。”Raskin 還強調,自己在2006年設計了“無限滾動”這一概念,現在已經變成了所有 App 的必備功能,因為它能夠讓用戶一直刷下去。

對於“無限滾動”,Raskin 坦言如果你沒有給時間讓你的大腦追上並攔下你的衝動,那麼就會一直划動下去。“這一機制讓用戶在手機上花的時間遠超必要,雖然我沒有因此上癮,但為此感到內疚”,Raskin 遺憾地說,所以在他現在做的產品上,他加入了單色模式,就是為了減少 App 的吸引力。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BBC還採訪了臉書前工程師Sandy Parakilas。帕拉基拉斯於2012年離開了臉書。他表示,臉書的商業模式,就是讓你儘可能地從生活中擠出時間,然後再把這種關注度賣給廣告商。

這並不是臉書前高管第一次在成癮問題上爆料。該公司前總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去年表示,這家社交媒體網站“利用人類心理的弱點”。他稱,他和馬克·扎克伯格身為創始人和創造者,都瞭解這一點,但“無論如何都不希望改變”。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然而,臉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BBC《Panorama》節目製作過程中出現的指控都是不準確的。Facebook和Instagram的目的,是讓人們更接近他們的朋友、家人,以及他們關心的事情。它們可以幫助人們與住在遠方的親人建立聯繫,或者是加入和你有共同興趣的群體。這個目標是我們做出每個設計決策的初衷,而在任何階段,我們都不希望加入讓人上癮的要素。”

無論臉書如何解釋,我們看到的都是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正在剝奪我們的時間,讓越來越多的人“上癮”。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在自己的書《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中,以大量科學研究為基礎,揭示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真相:

任何人都會成為癮君子,商業公司為了讓你在科技產品、網絡遊戲中無法自拔,佈下了一個個裹在誘餌中的鉤子。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在硅谷,傳授設計開發上癮功能的經驗技巧,已經成為眾多開發者必學的課程。曾寫過《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一書的 Nir Eyal 就是其中的一位導師。在課上,他會講解各種心理學的伎倆,來讓人產生一種使用產品的渴望,或者利用負面情緒(無聊、孤獨、挫敗、困惑等)來引導人們的使用。他對自己的這一套振振有詞:你能怪麵包房烤的麵包太好吃、太誘人嗎?當然不能,所以我們也不能怪科技公司開發的產品太好用、太誘人。

然而,Nir Eyal 的課程結尾,教的卻是抵制這些誘惑的方法。他自己就會使用一個叫做 DF YouTube 的瀏覽器插件,這款插件可以除掉許多誘惑性的元素。他還推薦過一款叫做 Pocket Points 的APP,幫助自己遠離手機。他還給自己家裡的路由器裝了一個定時裝置,每天都有一段時間自動斷網。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這聽起來既諷刺又真實。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曾表示,他的孩子從未使用過iPad,他會限制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時間。Twitter的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給他的兩個年幼兒子買了數百本書籍,但沒有送他們iPad。一家分析公司的創始人萊斯利·戈爾德(Lesley Gold)也不允許她的孩子在上學日使用電子設備,只有在孩子的功課需要用到電腦時,她才會放鬆要求。這些科技巨頭似乎也遵循著毒品交易的金規玉律:永遠都不要對自己的供貨上癮。

而得對於這些已經上癮的用戶,又該如何避免越陷越深呢?戒掉這些互聯網產品的毒癮並不簡單,在信息化時代,人們並不能完全離開這使人上癮的產品,但我們有其它的選項。你可以將成癮體驗侷限於生活的某一個方面,同時追求一些可幫助養成健康行為的好習慣。與此同時,一旦你明白行為成癮的運作原理,你可以減輕它們的不利影響,甚至將它們用在好的方面。

為什麼你放不下你的手機?

我們與行為成癮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能夠做很多的事情去恢復智能手機、電子郵件、可穿戴科技、社交網絡和流媒體視頻的時代誕生之前的那種生活平衡。關鍵在於,瞭解為什麼行為成癮會如此猖獗,它們是如何利用人類的心理機制的,以及如何克服那些會傷害我們的成癮行為和反過來利用它們來讓自己受益。

更多時事新聞,創業資訊,歡迎關注易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