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官窯

清末民初,出現了不少明清官窯瓷器仿品,以北京“德泰”和天津“同泰祥”仿製的最多,至今仍在海內外文物市場上,時時以真品面目現身。實際上他們兩家出來的贗品,如今看來已經可以說是精品、真品了。

早年清宮內有宮廷造辦處,官窯位於景德鎮,紫禁城內也可以燒製瓷器,由皇帝親自參與監督和設計。民國年間,北京前門大街“德泰”細瓷店副總經理劉勉之,從北京古玩陳列所(故宮博物院前身)取出官窯瓷器樣品,到景德鎮仿製,每樣只仿兩三件,燒造了不少足以亂真的明清官窯瓷器——比如,康熙官窯“青花群猴嬉戲圖鳳尾瓶”,到天津賣給了一名北洋督軍;康熙官窯“五彩鸚哥”,由北京古董商嶽彬訂製,後銷往美國、日本、法國。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民國北京古玩市場

在“德泰”之後,天津也出了一家以仿製雍正、乾隆年間官窯出名的大瓷器行,名為“同泰祥”,位於北馬路鍋店街。“同泰祥”的大掌櫃叫李春生,他派人到景德鎮自制仿官窯白胎,重金聘請宮廷畫師,按照故宮武英殿陳設珍品原樣複製,前後經了營四十多年,仿製的品種和數量都超過了北京的“德泰”。

住在天津租界地的末代皇帝溥儀,慶親王載振,軍機大臣那桐,大總統曹錕、黎元洪,下野軍閥王佔元、孫傳芳、吳俊升、湯玉麟等人,都買過“同泰祥”的仿官窯瓷器。這些人有的是知假買假,以假官窯作裝點,也有的實屬上當受騙。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官窯

溥儀的皇帝行在,專門到“同泰祥”訂製了不少瓷器,包括“水燉”和白瓷祭器,書寫“宣統年制”款識。水燉下是一個盤子,上部有屜,屜和盤都是雙層空心,注入熱水後,能保持菜餚溫度。溥儀身邊的下人,也買了不少“同泰祥”的窯器,調換溥儀從宮裡帶來的真東西。

天津英租界住著一位清廷內務府總管文索的後代,人稱“曾二爺”,他家的院子、廳堂、書房、居室裡面,到處擺放著官窯瓷器,每十天更換一次,頭十天擺康熙官窯,後十天換雍正官窯粉彩,更換一年也不會重樣,簡直就是“官窯瓷器展”。曾家的鄰居,有一位湯先生,買了很多“同泰祥”的瓷器,用大排子車往家裡運送,整整送了三天,也是為了和“曾二爺”鬥富。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官窯

有一位收藏家叫沈吉甫,是浙江寧波人,俄國道勝銀行買辦,後來自己在北京創辦懋業銀行。沈吉甫酷愛鑑賞、收藏曆代文物,對青銅器、陶瓷、古玉都有研究,收藏曆代古瓷一千多件,青銅器、陶器、玉器幾百件。

30年代初,年近古稀的沈吉甫賣掉房產、古玩、紫檀傢俱,到天津英租界買了棟小樓,來天津養老。有一天他家僕人拿來一個黃包袱,包裡是一個錦匣,匣裡是一件乾隆琺琅彩瓶。沈吉甫一看,包袱是杏黃色帶玉別子,錦匣上寫著名籤編號,恰恰都是宮裡的標誌,再看彩瓶,胎質潔白,薄如蛋殼,花鳥圖畫瑰麗精美,瓶高不到八寸,非常精緻,斷定這件瓷器出自始終秘藏宮苑的“古月軒”。僕人說,他老家有個當兵的兄弟,帶來十幾件這種瓷器。沈吉甫讓他都拿來看看。過了些日子,僕人把瓷器都帶了過來,沈吉甫越看越高興,以10萬大洋價格全都買下。

隨後,沈吉甫邀北京琉璃廠的兩位老朋友,來天津觀賞古月軒名瓷。那二位看過後面帶尷尬,卻沒表態,沈吉甫一看二位的表情,心裡有些明白了。送走朋友後,他取出放大鏡仔細觀察,終於發現自己上當。買了三十多年古玩,從沒買過打眼貨的沈吉甫栽在了天津。實際上,這些東西都是同泰祥在景德鎮仿製的。沈吉甫盛怒之下,把這些瓷器砸得粉碎。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官窯

“同泰祥”仿製的官窯瓷器,最能亂真的是仿雍正、乾隆的一道釉瓷器,最精美的是仿乾隆官窯琺琅彩和粉彩瓷器,還有黃地青花宮廷用器。他家仿製的永樂甜白釉高足杯,30年代末出現在北京琉璃廠,被北京大古董商嶽彬鑑定為真品,賣給了上海收藏家梁培,梁培一直珍藏,50年代帶往香港。

“同泰祥”的精品中還有一對仿乾隆官窯海水紅月雙耳背壺,繪畫精緻豔麗,胎質白膩瑩潤,後由北京“鑑古齋”賣給了日本山中商會經理高田,高田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運回日本東京。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北京琉璃廠

1940年,李春生僱了十幾艘大木船,將同泰祥在景德鎮積存的上萬件仿製官窯瓷器,從九江口運往天津,此時正值抗戰,船行至錢塘江時被日本海軍扣押。李春生與日本人交涉了兩年也沒有結果,據說瓷器都被運到了日本。

50年代初,天津“同泰祥”拍賣全部貨底,除了仿製品,也有不少真品,據說當時是論堆兒賣的。當時北京有一位叫劉永清的仿古瓷高手,師承景德鎮仿古瓷大師詹興祥,低價從“同泰祥”買了一堆瓷器,其中有一些仿製品連他都無法辨認真假。有一對仿乾隆官窯茶葉末古銅彩的花觚,實在看不出是仿的,劉永清說:“我要不上手,還以為真是乾隆官窯呢。”

民國藏家十萬大洋買假官窯,怒砸成碎片,但如今很多人當成珍品

民國時天津古玩較為集中的勸業場一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