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貨價格後市謹慎看多

昨日,PTA期貨再度強勢拉昇,1809合約一度上衝至6682元/噸,再度刷新近四年新高。分析人士表示,PTA供需緊張局面更加明顯,疊加原料PX緊張局面一時難以緩解,令PTA期價繼續上行。不過,PTA價格大漲後可能會對下游需求產生抑制作用,且成本端支撐也存在鬆動風險,因此,謹慎看多後市期價表現。

期價放量拉昇

週四,PTA期貨繼續攀升,近月1809合約收報6656元/噸,漲292元或4.59%,成交量增198.6萬手至326.7萬手,持倉量增35402手至89.3萬手

研究員餘永俊表示,隨著大連220萬噸裝置停車,PTA供需緊張局面更加明顯,疊加原料PX緊張局面也一時難以緩解,使得PTA與PX價格聯動上漲。

分析師表示,恆力裝置如期檢修,雖暫無其他產能檢修跟進,其實際對產量的影響有限,但在成本端PX價格持續走高,以及下游需求依舊向好的背景下,仍作為支撐因素之一,令PTA短期走勢繼續上行。

現貨方面,華東主流內貿基差報盤升水200元/噸附近,遞盤基差升水150元/噸附近。現貨商談價格參考6780-6800元/噸。美金盤PTA市場價格上調,PTA美金船貨報盤維持至860-865美元/噸,PTA一日遊貨源供應商上調5美元執行870-880美元/噸,未有成交聽聞。

短期或以偏強為主 

從供需層面來看,據餘永俊介紹,供給方面,恆力220萬噸裝置按計劃執行檢修、計劃半個月左右,目前PTA行業開工高位回落至79%附近。短期主要關注西南90萬噸PTA裝置重啟進度和華東150萬噸裝置檢修執行時間,另外部分今年尚未檢修裝置未來檢修可能性也在上升。

需求方面,聚酯成本端近期大漲,但產品價格傳導一般,整體利潤顯著收縮,目前結構分化明顯,其中長絲整體利潤高位回落,瓶片利潤一般,而短纖利潤盈虧平衡附近偏上,切片偏虧損。8月1日聚酯產銷回落至低位,聚酯庫存暫處於很低水平。裝置方面,本週恆鳴滌短裝置重啟,影響約10萬噸附近產能,而恆逸高新約20萬噸滌短裝置停車檢修,計劃10天,目前整體聚酯負荷水平預計在96%附近。

對於後市,餘永俊表示,預計短期PTA將以偏強運行為主,後期關注價格大漲後對下游需求的抑制作用,後期仍看好PTA供需偏緊格局,期間即使有階段性庫存累計修復力度也會較小,行業加工費重心後期仍有較大擴張動力。

不過,分析師認為,後期PTA上方壓力仍有增加的可能:其一,人民幣貶值步伐有所放緩,8月PX ACP價格在連續4個月未果後達成,一定程度上反映上游供貨商對PX後市價格大幅上漲信心不足,國內PTA大裝置檢修,PX階段性偏緊局面或有緩解,若油價漲幅有限或大幅下行,那麼PTA成本端支撐將轉弱;其二,PTA盤面價格利潤有可壓縮的空間。

PTA 漲勢接近尾聲

6月中下旬以來,PTA經歷了一波強力拉漲行情,主力合約最大漲幅近16%。伴隨價格的走高,產業鏈利潤向中上游轉移,雖然供需面依舊向好,但價格上行阻力增強,本輪漲勢接近尾聲。

原油端方向性指引弱化

5月之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明朗化,沙特、俄羅斯等國確定性增產,原油市場交易邏輯發生變化,不再是年初以來的OPEC超預期減產帶來全球油市基本面改善,當下供應端已經沒有一個順暢的減產故事可以講下去。此外,區域貿易摩擦引發市場對原油需求的擔憂,雖然未來中美貿易摩擦走向很難說清,但可以確定的是貿易摩擦不會在短時間內平息,這對金融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是長期的壓制,國際油價也將因此承壓。在今年年底美國作出是否退出伊核協議的正式決議之前,原油市場交易邏輯較為混沌,價格大概率振盪運行,其對下游化工品的方向性指引弱化。

PTA供應偏緊短期基本無解

7月以來,檢修裝置陸續重啟,PTA行業負荷提升至83.5%的年內高位(以總產能4923萬噸/年核算)。當下處於檢修狀態的只有佳龍60萬噸/年和蓬威90萬噸/年的兩套小裝置,遠東3套共計180萬噸/年和福化(原翔鷺)405萬噸/年的裝置短期內也無法投產。當前條件下,即便裝置滿負荷運行,開工率也只有87%,繼續提升的空間很小。可見,PTA供應上遇到瓶頸。從已知的消息看,蓬威的裝置計劃在8月初重啟,恆力220萬噸/年的裝置計劃在8上旬檢修兩週左右,桐昆一期150萬噸/年和逸盛寧波220萬噸/年的裝置計劃在三季度檢修,虹港石化150萬噸/年的裝置計劃推遲到10月前後檢修。雖然後期的裝置檢修具有不確定性,但是基本可以肯定,現有的PTA裝置基本不會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供應端關注度最高的仍是福化剩餘230萬—240萬噸/年的邊際產能何時復產,從目前的情況看,11月之前其形成有效供應的可能性不大。

從季節性角度看,當下處於下游淡旺季轉折點,未來3—4個月,無論是聚酯還是織造,裝置負荷都會高位運行。截至7月底,聚酯裝置負荷提升至96.5%,預計11月之前平均負荷維持在96%—97%。按聚酯總產能5122萬噸/年核算,消耗PTA350萬—360萬噸/月,加上其他領域消耗的12萬噸/月,進出口量基本維持平衡。也即是說,未來3—4個月,PTA月均消費量在360萬—370萬噸。以當下裝置運行情況看,供應極限在360萬噸/月,在翔鷺邊際產能釋放之前,PTA供應偏緊基本無解,平均有10萬噸/月的缺口,三季度後期PTA仍處於溫和去庫存過程。結合PTA絕對社會庫存位於歷史同期低位(約70萬噸),後期PTA現貨價格易漲難跌,加工費存在繼續走高的基礎。

產業鏈內部利潤體系矛盾凸顯

本輪PTA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產業鏈中上游利潤擴張,並不是原油市場的助推。6月底至今,PTA和原油價差從2100元/噸漲至2900元/噸,基本等同於PTA的單邊漲幅。PTA和原油2900元/噸的價差也處於近5年的歷史同期高位。從價差季節性走勢看,未來3個月,PTA和原油價差有回落趨勢。

分項來看,石腦油和原油、PX和石腦油的價差都處於近幾年的同期高位,尤其是PX和石腦油,年底前新PX項目上馬預期下,PX端利潤回落空間較大,而市場關注度最高的PTA端,利潤上漲較為溫和。截至7月31日,PTA和PX的價差在880元/噸,較2017年以來的PTA加工費高點1200元/噸還有段距離,這也是部分市場人士繼續看漲的理由。然而,我們認為,造成PTA加工費上漲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貶值。排除匯率變動的干擾,PTA加工費要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400—500元/噸。另外,6月中下旬以來,產業鏈中上游產品的漲幅明顯強過下游聚酯和織布,成本漲價不能有效傳導至終端,下游利潤被大幅壓縮,聚酯切片、短纖和DTY等產品現金流已經轉負,終端織造在原料價格高企的環境下,現金流表現也不佳,傳聞部分工廠已經停車。產業鏈利潤矛盾凸顯,這成為PTA價格走高的阻力。

綜上所述,本輪PTA漲勢步入尾聲,單邊建議逢高減持多單甚至離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