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信息化,BIM技術終將取代造價工程師?造價師或會失業?

緊隨“互聯網+”新風向,大數據、BIM等信息化浪潮正快速湧入建設行業,有力促成新的工程造價模式生成。尤其是BIM技術引入工程造價,對建築行業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它改變了工程造價行業既有行為模式,帶來新一輪的洗牌。

BIM技術,是通過創建三維建築模型,即時共享模型中的信息,實現建設項目設計、建造和運維管理過程的無縫對接,建設各方信息資源動態共享,達到項目週期全過程手段和方法上的信息化。它是建築物的數字化集合的表示,支持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各種運算,且包含的工程信息都是互相關聯的。

BIM技術無論是從成本、時間還是效率方面,都大大地促進了工程造價的提升。有了BIM模型,可實現將工程數據導入模型即得出工程量,造價師工程算量將成為歷史。這樣不免讓很多造價師擔憂,會不會因為這個技術最終取代造價師。公眾號BIM學堂。

工程造價信息化,BIM技術終將取代造價工程師?造價師或會失業?

首先,BIM技術只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工具,所以並不可能完全替代。

工程造價分為三部分,算量問題,組價問題和合同問題。但BIM技術的普及對工程造價的衝擊主要侷限於算量問題上。只是讓造價師從算量的繁瑣工作中脫離出來,大量減少了計算工作,將更多的目光放在組價和合同問題上。所以並不可能取代工程造價師。造價師不是算量員,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工程成本控制。

BIM對造價行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能夠將繁重、重複、機械的算量工作交給機器去做。大數據的出現是助力BIM技術的便利應用。信息化時代,工具是幫助人們簡化流程、提升效率的有效武器。BIM於造價師,是助動器,讓造價師從機械、重複地工作中脫離出來,更多地專注於自身專業的發展。

工程造價信息化,BIM技術終將取代造價工程師?造價師或會失業?

其次,BIM技術還處於探索階段,技術不成熟,仍需要較長時間的發展完善。

第一,BIM模型是全生命週期通用的,所有的項目參與方都會依賴這個模型並且能與這個模型進行互動。而算量軟件的三維模型,只是造價工程師自己建立的,與其他專業沒有互動。

第二,BIM模型是唯一的,是設計文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而算量軟件裡的模型是造價工程師基於圖紙自己建立的非正式文件,在進行工程量核對時,得不到談判對手的承認。

第三,在同一個項目中,BIM軟件是唯一的。在同個項目中的不同參與方,可能採用的是不同的軟件,造成前後環節的不通用、不兼容。公眾號BIM學堂。

工程造價信息化,BIM技術終將取代造價工程師?造價師或會失業?

最後,BIM技術給造價師提供更寬、更高的職業空間。

BIM的普及,會讓造價師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組價和合同問題上。對於價格,合同,建設工程前後的費用控制,相關法律和規章是以工程經驗積累起來的。技術軟件再萬能,也無法和有標準可循的組價相比。

當有了這個技術,造價師的會更有精力去做成本控制等一些控制造價的核心內容。BIM簡化了造價師的重複算量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務,為造價師的發展提供了更寬、更高的空間。

所以有了BIM,可想而知對於造價師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幫手,當然隨著時代得變化,越來越多繁索的事情會慢慢由軟件所取代,建築行業人員更多的是思考大的方向與發展。建築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所以技術不可能帶來的是終結,更多的是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