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玉米補貼正在統計 算「大帳」才能保收益

再過不久,各地的玉米就要陸續收穫上市了。前一陣子咱們分析過,今年玉米市場行情不錯,價格預期會比較好。不過這裡頭也分情況,如果您是東北地區的種植戶,就得留心了。今年東北地區年景不佳,主要是乾旱造成減產。和往年一樣,隨著新玉米開秤,玉米補貼也快要發到農民的手上了。今年玉米補貼能拿多少呢?

作為這兩年農產品收儲機制調整的重要標的,玉米一直受到各方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玉米的補貼現在咋樣。

根據今年4月份發佈的《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的相關規定,我們可以看到,國家今年依然會提供玉米生產者補貼。而且,從具體的方式來看,國家對玉米的扶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2018玉米補貼正在統計 算“大帳”才能保收益

具體來講,今年的玉米補貼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補貼種植地區,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都可以獲得這項補貼。

第二個方面就是補貼種植對象,合法耕地上的玉米實際生產者,包括本地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合法的外來租種者等,都可以拿到國家的補貼。

第三個方面則是補貼特定種植作物,主要是鮮食玉米,也就是黏玉米,青貯玉米不在本次補貼範圍內。

按照國家要求,9月底之前就會發放補貼資金。目前,並沒有更進一步的關於補貼標準的方案公佈,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玉米的補貼範圍是很全面的,對於補貼的標準,也應該會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給與大家充分的支持。

其實,在補貼之外,應該會有不少朋友現在依然在密切關注玉米市場的走勢。的確,2016-17年玉米現貨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這樣的走勢也打擊了種植戶的積極性,從今年1月開始,玉米種植面積的減少導致貿易商的採購意願強烈,這樣的趨勢總體來說有助於預計價格調整走高。

通過四年的改革,國內的玉米市場發展更加健康多元,玉米收儲機制的改革也讓預計定價更多地有了市場化的因素,這也意味著,一方面,國家會通過各種方式來保證市場的穩定運行,而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市場有大量的需求,供不應求帶來的玉米價格上漲,也會讓咱們受益。

從今年的天氣情況來看,氣象狀況並不令人滿意,玉米產量有所減少,對此,我們應該看到,國家依然有充足的玉米儲備,足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時,供需關係的變化也讓玉米的預期收益更高,這正是基於這樣的因素期貨市場上近期出現了期強現弱的態勢,也就是現貨玉米價格疲軟,玉米期貨價格走高。

2018玉米補貼正在統計 算“大帳”才能保收益

換個角度而言,玉米的價格走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國家固然會提供補貼支持玉米生產,咱們自己也需要尋找新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的收入,前幾天就有媒體報道,在河北省寧晉縣,農民朋友們的玉米並不愁賣,和下游加工企業的協議,直接就給玉米確定了銷路,如此一來,不論市場供需如何變化,玉米的收益都可以有基本的保證。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發現,咱們現在討論玉米的問題的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單獨地關注補貼、市場、商業模式這些要素,對於玉米,以及其他農產品來講,我們要逐步學會算“大賬”,把各方面因素綜合在一起進行考慮,尋找全新的視角和方法,就可以在市場的波動當中,找到更多的贏利點。文章來源:愛惠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