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4個存放藥品的竅門

科普|4个存放药品的窍门

吃藥前看保質期是很多人的習慣,不過很少有人想到,藥品真正的有效期可能比包裝上標示的還要短,尤其是已經開封的藥品。那麼,如何恰當地保存藥品,延長保質期呢?

科普|4个存放药品的窍门

01

開瓶後立即丟棄乾燥劑

有些藥品包裝內有棉球或者乾燥劑,開封后應把它們丟棄,否則其會吸附水汽,更容易使藥品潮溼變質。

02

大瓶藥用小瓶分裝

100片的大瓶包裝藥,或者是硝酸甘油等容易揮發的藥物,開封后如果不能短時間用完,可以取少量藥片放在密封性好的深色小玻璃瓶中。服藥時,先吃小瓶裡的藥,可減少藥品因反覆開瓶而受汙染的幾率。一定要在小玻璃瓶上貼標籤,寫明藥品名稱、規格和有效期,以免同其他藥品混淆。

03

“散裝”藥儘快用完

有時我們會從醫院或診所取回分裝到小紙袋中的“散裝”藥物,這些藥多是從大包裝中拆分出來的,通常都是3~7天的服用量。紙袋保存的藥保質期較短,應在療程內服完。如果沒用完病就好了,或用藥有調整,建議丟棄剩下的藥物。價格比較貴的藥物,可以存放於密封性好的小玻璃瓶中。同樣需要在瓶上貼上標籤,寫明藥品名稱、規格和有效期,避免混淆。

04

“板裝”藥避免受潮

“板裝”藥就是被封在獨立的塑料泡中的膠囊或藥片。這種包裝的乾燥性很好,但有些藥一次只需服半片,保存性就會受影響。如果下次服藥間隔不超過24小時,可將藥片放回塑料泡中,但應當注意存放時遠離潮溼環境。此外,服藥時應先將藥片掰好,將剩下的藥片放好後再開始吃藥,防止水沾到剩下的藥片上,使得放回塑料泡中的藥片受潮。

建議每3~6個月清理一次小藥箱,發現變色、有異味、形狀發生改變的藥物,應及時處理,以免加速其他藥物變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