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近日,農家女孩王心怡直面貧困考上北京大學,這個勵志故事在網上引來贊聲一片。在瞭解到王心儀的勵志故事後,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作出批示,肯定了王心儀的拼搏奮鬥精神,“值得全社會弘揚和宣傳”。

在省委書記批示的推動下,河北省教育廳迅速部署,下發了《關於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排查工作的通知》,全面排查貧困學生建檔立卡及“三免一助”政策落實情況,進一步健全覆蓋全省的貧困學生資助政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大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與此同時,提升培養質量、優化管理服務、強化待遇保障……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努力營造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的良好氛圍。在燕趙大地,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明確目標 提升培養質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教育承載著40萬滿鄉兒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樸素夢想和深切期待。

幾年前,受教師隊伍補充機制變化、工資福利分配變化和學苗外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豐寧教育進入了一個徘徊階段。為此,豐寧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政策上優先支持教育、投入上優先保障教育、資源上優先滿足教育,給豐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思想決定行動。去年9月,豐寧召開“慶祝教師節暨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啟動大會”,表彰了10名優秀校長、100名模範教師,頒發教育質量獎300多萬元,單獨召開表彰會為全縣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每人頒發筆記本電腦一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此外,在提升教師素質方面,豐寧完善師資補充機制,讓特崗教師3年工作期滿考核合格後,能順利入編。去年以來,共新增特崗教師390人,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使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結構更趨合理。在管理上,穩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師德師能建設,實施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和“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利用教師進修學校這個平臺,積極開展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業務培訓,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引進來、帶出去”工程,每年培訓幹部、教師5000人次;在教育工作者隊伍中樹立“有旗就扛、逢一必爭”的理念。

河北: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大課間廣播體操。

行春風獲春雨,撒春華得秋實。一年來,在豐寧教育系統,有3人獲得國家級獎勵,68人次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0餘人獲得市級各類獎勵。豐寧二小校長楊鳳華深有感慨地說:“作為豐寧教育的一份子,‘校興我榮、校衰我恥’是我的座右銘,想方設法提高管理、師資、德育、教學、課程建設質量,我們一直在路上。今後,我們還要一如既往地鎖定目標任務,提振士氣,提升質量,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讓家長和社會滿意!”

據瞭解,在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方面,河北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要求,深入實施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對120所提升工程項目學校開展績效評價和中期調整,對12所國家優質校進行督查指導。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完善高校慕課省級平臺,對全省10所本科轉型發展試點院校進行中期評估。同時,積極對接京津優質教育資源,“千名中小學骨幹校長教師赴京掛職學習”項目已惠及全省400名校長和教師。引進3所北京市優質中小學到雄安新區辦學,4所北京市優質中小學對口支援雄安新區中小學發展。

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一系列措施的出臺,使河北省城鄉、區域、校際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截至2017年5月,全省共招收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地理、化學、生物、歷史、音樂、體育、美術、學前教育等學科公費師範生1100人。同時,為吸引優秀人才從事農村教育,開闢了“綠色通道”,加強了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與素質,讓更多優秀教師紮根農村,擔負起振興農村教育的重任,成效顯著。

夯實舉措 強化待遇保障

“山區教學條件雖然艱苦,但這幾年待遇不斷提高,我和同事們從心裡感到溫暖。”河北省內丘縣石坡嘴小學教師谷志平告訴記者,縣裡設立了專項農村教師津貼後,他們每年能多領3000元。近年來,河北省多地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農村教育,提高農村教師待遇,讓優秀教師願意來、留得住,為鄉村教育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變化。

內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是省級貧困縣。幾年前,該縣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仍決定由縣財政每年撥款127萬元,作為全縣1163位農村教師的專項補貼,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內丘縣縣委書記張輝說:“全縣在校學生2.68萬人中,有2.01萬人在農村,佔全縣的75%。教育事業要協調、健康、長遠發展,必須保證農村教育師資投入。”

以前,該縣農村教師津貼同大部分縣、市一樣,從全縣義務教育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提取。這引起部分城區教師心理不平衡,影響了教學積極性。如今,內丘縣在績效工資總量之外,單獨設立農村教師津貼,由縣財政專項撥付,按照平原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月人均80元,丘陵學校教師月人均100元,山區學校教師月人均150元、200元、300元不等的標準,每年發放10個月。

內丘縣教育局局長劉建軍說:“這種分配機制在維護城鄉教師教學積極性的同時,也提高了艱苦邊遠學校教師的待遇,對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河北: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內丘縣崗底中心幼兒園。

近日,《河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出臺,明確提出通過實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等措施,解決當前全省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其中,除對鄉村補助政策進行規定外,還對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和鄉村教師榮譽制度進行了規定。

另外,“辦法”規定,職稱(職務)評聘也將向鄉村學校傾斜。降低鄉村中學教師職稱申報評審條件,提高鄉村中小學校中高級職稱崗位設置比例。試行向長期堅守鄉村學校教師職稱聘用傾斜政策,凡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25年且仍在鄉村學校任教的,可不受崗位職數限制,直接聘用到與其現有專業資格相對應的崗位。

同時,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大力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實施地方本科院校新入職教師國培計劃,多措並舉,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

堅實邁進 優化管理服務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據瞭解,河北省將盡快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抓住文件出臺的機遇,學好吃透文件精神,用好落實國家政策,開啟教師隊伍建設新局面。

河北省教育廳相關人士介紹說,河北省將牢固樹立“教師是第一資源”的思想,突出重點,著力攻堅,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教師。同時,將強化監督考核,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著力解決師德失範、學術不端等問題。

河北: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河北援藏教師趙秋美。

“全省教育系統將圍繞提高教育質量主線,進一步提質增效。”河北省教育廳廳長楊勇說,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2022年冬奧會三大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河北省的教育事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從今年開始,河北省計劃實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高水平應用型高校、高水平職業技能型高校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實現全省高校健康發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以“多元一流”建設引領全省高校分類發展。集中力量引進“兩院”院士、“萬人計劃”和“千人計劃”各類專家、“長江學者”、“傑青”等高層次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完善“燕趙學者”遴選培養計劃。

同時,河北省還將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加強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加強和規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深化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的改革與監管,優化崗位設置,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鄉村教師尤其是緊缺領域教師的培養補充,建立鄉村教師校長髮展對口幫扶機制。

伴讀:以教師的高素質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郭慶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承擔著讓學生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

進入新時代,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發凸顯。人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近年來,河北省乃至全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成就令人讚歎,但仍存在優質教育資源嚴重短缺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如,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教育發展水平差異明顯。

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沒有足夠的高素質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所以,加強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穩定並逐步擴大教師隊伍,是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之一。只有切實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教師權益,維護教師尊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教師隊伍中,讓教師安心從教、勤奮耕耘,激發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合理流動,是實現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徑。“志願支教”“退休支教”“強弱結對”“高校對口”等教育幫扶工程的實施,以及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為優質教育資源真正惠及全體學生創造了條件。推進教育對外開放、深化教育國際合作,有利於滿足人們對更好教育的需要。

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廣大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旗幟鮮明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好能夠滿足黨、國家、人民和時代需要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