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逼:勵志當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遜這次徹底糊了!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18線米其林廚師+40年代迪斯科舞廳+模塊化設計

= 上海EDITION

陷“開業要靠假公關&假名媛”的上海W和寶格麗,見證了奢華酒店業的衰落。最終,上海EDITION擔負起了2018年振興酒店業的責任(有人說還有世茂深坑,這家酒店在我眼裡基本就是中國的聖家族大教堂了,永遠“在建")。

為了完整的測評上海EDITION,我們特意將公司的團建放在酒店,測評文章將分為上/下2篇,從底樓到頂樓,從房間到SPA,從餐廳到酒吧,遍佈所有犄角旮旯之處。

得出的結論是:把酒店當作優秀歷史建築逛逛就好,消費就算了。就餐飲、酒吧而言,免費項目的品質高於收費項目。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和EDITION有仇,對不起,相反我們深愛這個牌子,應該也是最早和EDITION和合作的中國媒體,三亞的矛盾僅限於糾正GM等幾人對華的尊重態度,從未對於酒店服務、餐飲提出質疑;

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百年難遇的撕逼測評文章!你不看抱憾終生,我不寫對不起關二爺(不忠義)!沿用「延禧攻略」的一句話:

這兒,是上海灘,行走坐臥都要講規矩,容不得你們放肆!接下來,正式開撕: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不用質疑,我們真的到了樓頂,就差測評避雷針的有效度了。

01.英倫米其林,比不過隔壁「麥當勞」!

說實話,EDITION的正門非常的低調,和上海柏悅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點算是奢華酒店該有的態度(功勞離不開原始老建築:華東電力管理局的貢獻)。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入口不顯眼,bling bling的LED燈是唯一顯眼的裝置,進去後卻發現裡面很大;

剛進門,就聞EDITION那股自成一派的獨特香味(可能受到三亞EDITION的陰影,這股味道有點商業。)。大堂內碩大敞亮的酒架、純木製天花板,及有點科幻感的吊燈都讓我耳目一新。

轉念一想,細思則恐:這不就是紐約EDITION酒吧的吊燈和酒架麼。到上海放大就成了大堂燈,背景牆了。。。酒店最核心的設計居然是紐約酒吧的縮放版。(此時對於酒店的設計工作室“如恩”打了一個問號?“借鑑設計”也可以接受,但是為什麼成了低配版。)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相比倫敦的大銀蛋,我更願意放大的是“蛋”不是“球”,簡約到感人。相比之下略顯寒酸;對比三亞,上海的幾乎可以說是低配;

隨著服務人員的到來,對於酒店僅存的幻想瞬間煙消雲散:剛坐不到1分鐘,就聽到前廳酒吧服務員對著位年長揹包老者說:你是找我們銷售總監、還是公關總監?還沒等老者聽懂答話,又問了句:那你消費嗎?

這種咄咄逼人的架勢,無非是想把大爺趕走,吃相實在難看。等到大爺尷尬的起身離開後,又來問我,需要點什麼飲料。就算你再缺生意,也可以先問客人:有什麼需要服務的麼。。。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這套灰色修女裝搭配著簡易旗袍,外加不統一的化妝,讓人感覺民國大學生在做”兼職“ ;(為保護肖像隱私權臉都打了熊貓馬賽克 );

經過這個小插曲,我認為就現在上海EDITION的服務質量,業主前期都不用請英國,美國的的EDITION員工來培訓,就三亞的服務質量值得你們去好好學習下。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性價比略遜於麥當勞

哪來的勇氣,讓你再回上海

就餐選餐廳時被告知,粵菜廳(CANTON DISCO)晚上才營業,日本餐廳(HIYA)還沒開業,只有一樓的全日餐廳可以用餐(SHANGHAI TAVERN )。

餐廳沿街南京路,半遮的小紗窗簾設計絕對能把你帶回40年代的老上海(相比和平飯店,這裡多了份現代感)。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餐廳兼顧著自助早餐的功能,所以廚房是全開式的,裝修風格是比較加分的英倫風。進到餐廳我覺得整體氛圍都是可圈可點的,這是實話。總結上面的小插曲,你懂的上海EDITION的喜歡,撐不過3分鐘!!!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在寸土寸金南京路地段,EDITION的餐飲消費基本挑起了整個區塊的物價,這種魄力還是值得稱讚,但是否真有這個實力還有待考證!

從我坐下的第一分鐘起,整個酒店我已經看到了:灰色西裝的服務人員、修女羊毛衫+旗袍的侍酒人員、修女羊毛衫+連衣裙的餐飲服務生、黑西裝的經理、白西裝的服務生、露臍裝的拉拉隊員(其實也是酒吧的侍酒員)等不計其數性冷淡服裝秀。。。。

我就納悶,每個部門都派一個代表來餐廳做廣播操嗎?如果可以能先安排一位服務生主動來服務下我們嗎?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通過服務生的介紹,得知今天“酒店餐飲顧問米其林三星主廚Jason Atherton”(頭銜差一點就嚇到我了)在廚房為大家服務。但我想先為大家先普及一下這位所謂的”米其林主廚“的光輝歷史:

他師從 Gordon Ramsay 和 Boyd Gilmour ,之後辭職至今創業了17家餐廳,也是倫敦EDITION的顧問,作為英國人在倫敦有一家米其林1星的餐廳而已,另外2顆可能是大家對他的期待(白眼)。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桌花不錯,你肯定問我怎麼沒拍主廚?從我進餐廳,他不是在凹造型,就是擺擺盤,還有等同事介紹給各KOL採訪下。。。。

但這個只是光鮮的一面,其實2016年在上海米其林公佈前他在上海水舍酒店開了一家餐廳叫做:Table No.1。然後沒然後,倒閉了。。。現在原址新開的 Oxalis生意好到爆。。。

2年後他又回來了,勇氣可嘉~但說實話要不是看在EDITION的面子上,我不敢來做小白鼠。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餐盤是阿聯酋Rak porcelain的,總經銷商就在上海,算是市面上流通貨較大的;就是餐廳還在試營業期,餐具略顯老舊了;

正式說菜,餐前送的麵包無論是發酵程度還是口感都真心不錯,聽介紹麵包師傅是從香港麗思卡爾頓聘來指導的(什麼都靠指導,難道策略和設計一樣,都是借鑑就好嗎?)。

前面那麼高潮,我立馬有第六感後面要垮掉了: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之前提到酒店免費的東西都是最好吃的,我建議如果大家不小心這個階段正好去用餐,為了挽回損失,多吃麵包少吃菜;

本來挺好的麵包卻最終毀在黃油上! 這款黃油普通到簡直是敷衍了,一家米其林主廚的午餐廳,你不自制調味黃油、不印個logo也就算了,直接用黃油卷切片有點尷尬。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買櫝還珠,其實你可以直接上安佳方便裝的,至少我還知道生產日期。。。

終於等到上正餐了。前菜我點了:牛肉塔塔、酸汁琥珀魚。上來只嚐了一口,我就知道:高血壓、骨質酥鬆離我又進了一大步,鹹到我要用「齁」這個字。

第一道菜的琥珀魚英文應該是amberjack,但最後賬單上寫的是hamachi(小鰤魚) ,要知道菜雖然鹹到我完全吃不是什麼魚,但兩種魚的價格差距還是蠻厲害的。

口味的評價應該是:這道菜不該叫前菜,這種酸爽,可以叫醒目。魚加不加無所謂了。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樓上的日料餐廳也是這位主廚的手藝,因此通過這道菜深知所謂日料肯定就是賣日本酒為主的英國奇怪料理;

牛肉塔塔的擺盤還算上道,雖吃不出牛肉的什麼質感,但我確定的一件事,肉好冰冷(比我的冷笑話冷),然後我們幾個同時說了句:好鹹!當然也完全不失前面一道“酸爽魚”的酸。總之,牛肉的排酸做的不好,而且醬汁的口味蓋過了牛肉。

為了響應黨的“清盤行動”,再叫了1份麵包,蘸著這“酸爽牛肉”硬著頭皮吃完。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因為這道菜,我們剛出院的同事,差一點再一次因為腸胃不適永久離開這個崗位,小小緬懷,默哀13秒。。

直到前菜結束,我們把鹹歸咎於主廚是英國人, 可能舌苔重。收拾了下心情,把期待投向了主食“5分熟牛排”上。

此刻,對我們來說牛排是什麼部位、什麼品質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再不吃點扎實的食物填飽肚子,真的可能要叫外賣了。(當天就餐一共有11桌客人,其中我可以確定7桌都是銷售或市場部在陪同吃飯,真的客人最多3桌。讓我覺得這裡就是員工食堂,非常吵。)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要了5分熟的,切開後邊緣還算5分,到當中基本是全熟,事後服務員告知因為烤箱電壓和英國不同,所以主廚還在摸索。。。(這不就是溫度和時間的調整麼,你們那多員工在這裡宴請,還不夠人數調整的麼?看來也不是個別問題了。)

牛肉口感有點柴,但相比剛才的冷菜,至少能吃飽。不知道為何此時我的同事突然開始懷念對面的麥當勞巨無霸漢堡。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這擺盤、口味難道就是純真的英國倫敦味?可能我那麼多年在倫敦吃的都是假食物。。。

配菜的土豆口味不錯,突然想起了英國名菜“仰望天空”,怪不得大家都說和英國人聊烹飪,就等於聊土豆(世界土豆消耗第一大國)。

就在我們觀察容器不錯時,發現牛排原來還有醬汁(服務員從不介紹,只管上菜),所以你懂的,我們又要來1份麵包(免費的)。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其實作為一個老英國(我在英國可以說是看著EDITION造起來的),當然要點一份國民小吃薯條炸魚(鱈魚)。

餐食上桌我只吃了一根薯條,馬上就收回了英國人是土豆的故鄉這句話,讓服務員幫我去拿吸油紙。

之後看到鱈魚的時候,感覺就是一份放大版的炸春捲。作為一個為了鱈魚發動過戰爭的國家英國,我不知道主廚為什麼會選擇用肉質如此柴,連水分都沒的鱈魚,感覺又想起了

麥當勞鱈魚堡套餐帶薯條那種。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其實高級的鱈魚脂肪確含並不高,肉質柴我能接受,可是沒有彈性,連水分都沒有我就不能接受了。難道給我我吃的是冰川化石嗎?(不過豌豆醬不錯)

蔬菜上桌,我就知道友誼的小船徹底翻了(團建就該在麥當勞)。這不就是自助餐隨便夾兩棵的西蘭花,舀一勺醬麼。自己造的孽,自己吃,味道麼應該是全場最齁!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最後一道菜:龍利魚。可能是這幾年龍利魚與巴沙魚的風波一直不停,所以我平生第一次在上海EDITION見到一整條魚上的,我覺得可能就是為了讓我看到2只魚眼是長在一邊的。

相比鱈魚,連醬都沒了。與此同時我也很納悶,服務員不換盤子,也不收盤子,也不給刀具。難道他們想看我用原力去分菜嗎?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切開的一瞬間,那股腥臭味,讓我們剎那間以為去了三亞EDITION。拆解了整條魚後,一看骨頭,就是食材當初放血不乾淨,所以導致了魚肉腥臭無比。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買單時,我突然賬單上怎麼莫名多了樣收費:2瓶750ml玻璃依雲水被收了160元!!

此時我的內心已經在暴走了!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看到賬單上出現一個我從未知道的消費項, 整個人是錯愕的,這不是在三亞哪些“海鮮黑店” 才會出現“坑食客”的事情嗎?怎麼會發生在上海EDITION???

還原下發生了什麼,上菜前服務員主動問我們:“各位是要氣泡水呢還是要無氣泡的普通水?”。

這是一道 “二選一”的回答, 我當時就直接說要無氣泡的水。並且服務員從頭到尾從未告知過我們這水是要收費的!

退一步說, 如果是要收費的,也沒問我選什麼水,也沒告訴我具體價格!就自說自話幫我們買開了2瓶!!!最後買單的時候讓我多付了160???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請問如果你開一瓶82年的冰露我也要付錢嗎? 錢多少其實是無所謂的! 但是酒店的吃相也太難看了吧!!

麵包你怎麼不收費了?開門做生意要清爽點,不要這樣。(很多正規西餐廳的餐前水都是免費的, 要收費肯定要提前告知客人的呀~~)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看著別人家的甜品車推過, 也沒過來問我們這桌要不要甜品~我們這桌一個大長臺,這麼多人就被無視啦?可能我們不是被請去的“公費”KOL,不值得重視吧。

最後的甜品,服務員也不給我們推薦,我簡直無語。幾個餐飲經理只是賣力的給員工邀請的客戶拼命介紹。。。有點殷勤過頭。

你們一新開業酒店,服務員整天圍繞著酒店內部人員轉,客人不接待、對料理不瞭解,主廚什麼星不清楚。。。難道不會推薦點不鹹的菜麼。

總結

新開業酒店的餐廳,服務員對於菜餚、酒水等基礎業務知識需要抓緊。不要整天走來走去忙個不停,眼睛看客人。對於主廚,我只說一句,失敗一次不可怕,現階段請把對手鎖定500強!

隔壁麥當勞是你們的榜樣,人家普通套餐、星廚套餐一個價。如果想知道上海人喜歡吃什麼鱈魚、牛肉、薯條。你去買幾份套餐不就知道了,人家可樂還是送的!!!醬料隨便選!

關鍵人家有玩具送,你有麼!就餐飲,三亞EDITION開業期間遠勝於上海!

02. EDITION的精緻奢華設計,正走向快捷酒店!

走出餐廳準備去測評房間時(晚上會詳細測評上海EDITION的9個酒吧),途徑中庭看到高聳綠色的燈柱,覺得酒店設計還是有可取之處,很好的利用了空間。

可是各位你們懂得,這家酒店帥不過3分鐘。等我走到檯球桌時傻眼了: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暫先不說你該放美式還是九球,檯球桌款式活脫脫一張放大版的棋牌室麻將桌。拜託就算借鑑倫敦你好歹挑一張灰色桌面,花紋實木的好不好。

滿滿的廉價感,這種在少年宮15元/時,還送2杯珍珠奶茶,熱毛巾。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借鑑還是延續?

毫無新意,高潮要靠自己了

我選擇的是套房,看重的就是它的景觀。一進客房走廊蠻震撼的,挑高非常厲害,目測幾乎快到3米以上了,環境也夠簡潔明瞭的,房號的設計算是唯一張揚的地方。

還是那句話帥不過3分鐘!真的,這是上海EDITION的一個魔咒: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一進房間桌面的雜誌就讓我瞬間感覺很敷衍:DIOR的服裝雜誌,拜託你是萬豪的,怎麼都該放寶格麗的,再不濟可以放建築書籍吧。這種隨意讓我覺得酒店文化很敷衍,EDITION的宗旨是引領酒店的最高潮流,所以W在他面前才會是小朋友。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放眼望去,房間的整體景觀位置是絕佳的,天氣好的情況下就是一副油畫。在上海能這樣短暫的享受城市風景恐怕也只有這裡了,相比外灘的酒店,這裡菜是完整的上海(兼備浦東浦西)。

此刻桌子上看到EDITION的內刊,再回想那本DIOR的雜誌,真的企業文化蠻混亂的細節點,盲目輸出其他品牌。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這裡房間佈局和設計就不用說了:根本不用什麼設計公司,就是紐約、倫敦的設計佈置,就是牆面換了一個貼皮、床頭燈換了個款式。

我真的很想知道,設計師是認為紐約和倫敦經典到可以複製呢,還是你們設計費不夠,只能進行“變裝”維護呢?身為萬豪的頂級品牌,如果酒店設計僅限於改變材質,而不是隨著城市文化改變,那麼真的讓人失望。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最後就是浴室,雖然有超級景觀位,但整體感覺太抄紐約the standard hotel的衛生間了。其實泡澡時能享受上海的夜景,算是很大的福利了。相比悅榕莊的無敵江景,EDITION還是多了點品味和優雅。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洗浴備品LE LABO,算是EDITION的一個重要的基因。其實最初我也是通過這個紐約品牌才去瞭解EDITION的。

很多酒店的洗浴用品雖然會和奢華品牌合作,但也就是一個簡單的貼牌,無論是香味還是體感都很一般。但在酒店的入住中,客房一半的面積都屬於洗漱。所以洗浴用品怎麼能被忽視呢!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說到免礦水,最忌諱的就是用玻璃瓶,為什麼呢?大多財大氣粗的酒店業主一開始都是用玻璃瓶,然後生意淡季就是改成了塑料瓶,生意再差就改冰露了。

酒店行業我真的看了太多了,EDITION這次嘗試太冒險了!奉勸業主普通房間改成塑料瓶的就好。如果以後真的換成了冰露,我會心疼你們的。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不用玻璃瓶有幾個原因,首先就是容易沾灰,其次因為溫差容易有水氣,讓客人覺得好像不乾淨(其實反覆氣化真的會有所生物汙染,畢竟是礦泉水)

EDITION酒店總體而言,再走下坡路。連鎖的痕跡越來越重,雖然看似在擴張,但是細細算來所有的籌備酒店都在延遲開業。

針對上海除了地理位置完美,很多細節遠遠達不到你可以用“上海”兩個字。我覺得大多可人對於酒店的包容程度是很高的,所以給與客人城市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設計大面積的借鑑還是延用,都不適合奢華酒店。寫到這裡時我真的很擔心,入伏哦大家看完我下篇測評酒吧,可能會選擇去人民廣場跳廣場舞也不去EDITION了。

03.我幫酒店看了下風水,結果發現「不忠義」!

上篇最後為大家帶來的是,在我眼裡,酒店的風水問題。之後我將奉上「撕逼:勵志當“流量小生”的上海艾迪遜徹底糊了!(下)」內容關於酒吧、40年代的迪斯科舞廳等內容的細緻測評。

講到風水,外行人看風水,內行人看門道!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魯迅的正能量

多行不義必自斃

坐在中廳等人時,突然發現牆壁的裝置藝術品是魯迅先生的「秋夜」。可我不知道酒店是否知曉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國家動盪之際,先生孤軍奮戰,希望找到同僚一起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魯迅先生要知道自己的散文被做成金碧輝煌的文字肯定不樂意;

而我們的EDITION,算是酒店行業為數不多至今不承認一箇中國的酒店了(雖然集團萬豪承認錯誤,但是下面的崽子至今很是猖獗)。

對於我們而言,不管你有什麼樣的背景,什麼樣的公關團隊,什麼樣的理念,我們堅決反對你們這種藐視中國國家主權的做法。希望你知道在這十里洋場中,容不得你撒野。

魯迅先生正大光明的懸於正堂,我們下篇見!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萬豪旗下EDITION和寶格麗這對難兄難弟,你們可以把臺灣,香港排除。但你還有什麼資格去傳播自由民主?我們江湖見!

1. 中國市場:東拼西湊的設計,就是敷衍。上海不同於紐約、倫敦,這裡如今才是世界的中心。對不起在你們的酒店裡我看不到THE SHANGHAI EDITION中上海元素,請先了解中國,不要最後像三星和摩托羅拉一樣忽視中國。

2. 餐飲:酒店雖然在試營業期間,但餐廳的廚師們並不是第一天上班,做好菜這件事與生俱來。隔壁麥當勞多跑跑,認真學習下500強的技術。主廚你要知道,你當年在上海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餐廳不是加盟,需要的是用心烹飪,你有17家餐廳,但人家有3萬家連鎖。

3. 服務:中國酒店業的弱項,在這一點希望你們學習下紐約和倫敦,吃相不要難看。在中國做酒店講的是口碑,在上海這個“洋涇浜”有些服務不是學的會的,需要你先容入上海,你們自己懂吃,懂酒才能學會服務。

4. 主權:萬豪希望你們從根本改變對於中國的態度,我們力量有限,但不代表你可以為所欲為。還有讓你們員工吃飯說話聲音小點,吃飯小聲說話是規矩,不懂就不要開酒店了。

撕逼:励志当 “流量小生” 的上海艾迪逊这次彻底糊了!

有太多撕逼內容,不適合寫於本文之內。請暴力添加莓莓WeChat(微信搜索:shumei288),我們將告訴你上、下篇以外的彩蛋。 我們撕逼向來快、狠、準,所以繫好安全帶,準備開車!!!

我的朋友圈,堪稱酒店業最八卦的資訊欄,中國酒店業的半部八卦史。當然歡迎您提供熱點資訊,我們會讓你的聲音傳遍全世界。

- -

樹莓定製產品

最新活動

境外度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