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武器上美俄均投入巨資展開競爭,目前美國的優勢已被大大削減

高超音速武器是指以高超音速飛行技術為基礎、速度超過5倍音速(即5馬赫)的武器,包括高超音速制導炮彈、巡航導彈、鑽地彈,以及高超音速無人偵察機、轟炸機等,其具有航程遠、速度快、性能卓越,能夠快速打擊遠程目標。另外,高超音速武器具有無與倫比的突防能力,使現有防空反導系統如同擺設。

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美國要比俄羅斯更早。20世紀90年代,美國聯合研發可搭載“超燃衝壓發動機”飛行的乘波體試驗飛行器,X-51A“乘波者”問世。除了X-51A“乘波者”,美軍研發的高超音速武器還有X-37B“黑燕”空天飛機、HTV“獵鷹”高超音速飛行器等。

據悉,2010年,X-51A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首次試飛。它全長7.62米,淨重1.8噸,迄今共有四次試飛,但僅僅第四次取得了成功。2017年9月,美空軍宣佈X-37B“黑燕”空天飛機進行了試驗,它的速度最高可達25馬赫,飛行過程中所有功能自動運行,無需地面遙控。X-37B利用太陽能提供動力,可在距地面203~926公里的軌道上長時間運行。

今年3月,俄羅斯曝光了兩款高超音速武器,分別是“匕首”導彈和“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其中“匕首”速度高達10馬赫,以米格-31戰鬥機投放,導彈下落到一定高度後,發動機點火推動導彈爬升,接著採用高拋彈道飛行,末段進行俯衝攻擊,能攻擊海上和地面固定目標。

在該武器上美俄均投入巨資展開競爭,目前美國的優勢已被大大削減

而“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由洲際彈道導彈攜帶投放,其在末段的速度超過20馬赫。“先鋒”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以高超音速進行滑翔飛行,並可進行機動,使得反導系統無法推算其飛行軌跡,就很難對其實施攔截。

由於現有防空和反導系統無法防禦高超音速武器,使得美國所具有的優勢被大大削減。以俄羅斯的“匕首”“先鋒”等高超音速武器為例,其可有效突破美國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可能發展的防空反導系統。

雖然俄羅斯宣佈其高超音速武器進入戰鬥值班和即將批量裝備部隊,但缺乏公開的成功試驗,更無實戰檢驗。而美國在這一領域,既有成功的試驗,又在研發上具有體系配置、攻防兼備等明顯特點。再加上美國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試驗提供了充足的經費支撐,美軍未來在這一領域將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據悉,美國計劃在2022年使快速打擊武器系統具備早期作戰能力。為落實這一要求,在強大的經費支撐下,美軍的高超音速武器發展計劃全面加速。美軍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上不惜重金,目的不僅是武器開發,還具有戰略威懾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