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8月10日上午,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李謙專題調研寧波市(杭州灣)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運營籌備工作。寧波杭州灣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徐方參加。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李謙實地查看基地綠色生活區和科學與藝術中心,聽取基地概況、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未來規劃以及九月下旬運營準備情況彙報。寧波市(杭州灣)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綠色生活區、野外探索區、科學與藝術中心區、水區域和接待大廳五個區域。基地建成後可容納600名學生同時開展活動,有利於全市中小學生開展校外教育實踐活動。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李謙對基地先進的設計理念及前期項目進程中勇於克難、層層推進的工作態度予以肯定。他表示,基地主題突出、內容豐富,課程設計有體驗、有教學,體現了寧波杭州灣新區地域和產業特色。李謙要求,基地在推進項目建設收尾工作的同時,要及時及早謀劃基地活動項目設計、特色課程開發等工作,繼續加強與職能部門和新區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好園區現有的課程資源,開發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李謙強調,基地在建設的最後階段要抓進度、抓安全、抓質量,保證基地建設完美收官,9月下旬順利試運行。後期的發展運營更要注重品質,加強學生素質教育,開闢寧波杭州灣新區教育改革新局面。

寧波市(杭州灣)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

寧波市(杭州灣)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綠色生活區、野外探索區、科學與藝術中心區、水區域和接待大廳五個區域,基地建成後可容納600名學生同時開展活動。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綠色生活區主要由中心建築及五幢學生公寓組成,中心建築主要功能為劇場、食堂、醫療、超市等。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科學與藝術中心由10個特型教室和學生作品展覽館組成。基地教程分為科學類和藝術類課程,室內的課程主要安排在該建築內的教室裡進行。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水區域由水科學區和溼地博物館組成,水科學區主要表現水的各種原理及運用,通過娛樂的方式來表現,寓教於樂。溼地博物館主要是介紹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的相關內容,讓學生了解溼地的功能及作用。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野外探索區由體能拓展區和心理拓展區組成。該區域主要是為了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課程是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各項活動得以開展的基礎,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是基地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之一。基地根據周邊地理、產業特點,結合新區發展規劃,確定了“快樂體驗”的課程理念,倡導全時段、沉浸式的課程體驗,時時處處皆課程。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區別於其他基地第二課堂性質的課程設計,在“快樂體驗”的課程理念下,基地圍繞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四大目標,將課程定位為學生走出校門,認知自我,認識世界,感受生活的平臺。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基地充分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和知識儲備情況,設計出適合親子、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年齡段的、具有層次性的課程體系。在合理利用基地戶內外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周邊資源,凸顯新區地域及產業優勢,形成具有特色的研學主題和研學線路,以實現飽滿的研學旅行。以與杭州灣溼地公園結合形成的“溼地生態之旅”為例,該主題課程既包括對溼地動植物、水資源、及整體生態系統的室內研究性內容,又包括到溼地的實地探索採風,真正實現“研學”與“旅行”的有機結合。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形成可實踐操作的標準化課程8個、教學課題130餘個,確保開業運營的課程開設需要。”基地負責人表示,課程包括室內和戶外兩部分。其中室內課程主要圍繞科學藝術中心10個教室、法制教室和咖啡館、餐廳、寢室等功能性場地展開。從性質上,這些課程分為科學課程、科技課程、人文藝術課程、生活素養課程。戶外課程又包括在基地戶開展的身心拓展課程及利用周邊資源開展的旅行課程。

家門口的青少年學生實踐基地,9月試運行!

下步,基地還將致力於發展青少年學生校外社會實踐、研學旅行和中東歐學生漢文化體驗等事業,整合教育、旅遊、文化、藝術資源,集聚區位與品牌優勢,打造國際化文化教育交流的窗口,成為寧波杭州灣新區文化教育的一張名片,新區對外展示的一個高品位的人文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