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人在用他的專利,只因做錯一件事,他未獲利分文!

林祖毅是一名程序猿,他不曾想到,十年前他發明的“手機圖案解鎖”,現已成為30億智能手機用戶的標配功能,市值十個億,甚至還牽涉到上億元財富的爭議。

1、編程啟蒙源於少年宮

林祖毅敲代碼的本事始於望子成龍的母親報名少年宮。90年代的電腦還沒有界面,1.4k的磁盤就是開啟網絡世界的鑰匙。

一個暑假後,少年宮的孩子們學會了用電腦畫圖和打字,林祖毅對編程也開始有了興趣。

上了初中的林祖毅有了個人電腦,自此一頭扎進了計算機世界。迷戀“仙劍奇俠傳”和“星際爭霸”的光怪陸離;自學PS和Excel從小白到大神;拼裝電腦也耍得有模有樣。

在上高中時,林祖毅參加網頁設計比賽,獲得了市賽的一等獎。從那時起他做的設計就有人機交互的東西,自有一套操作循環。

30億人在用他的專利,只因做錯一件事,他未獲利分文!

後來上了大學,最熱血的事,莫過於創建了誠毅小家。

那年剛上大一的林祖毅和洪開華,為了讓他們宣傳部的工作更有效率,萌生了建網站的想法。

把校內論壇改版公開化、掛服務器、重新設計網站風格、和校內社團合作活動、厚著臉皮找商家拉贊助,由此一個廈門校園網絡社區萌芽了。

慢慢學生們發現了這個溫馨的小家。於是網站的訪問量從10到100到10000,看著遞升的曲線,林祖毅痴迷於數據帶來的興奮,玩轉數據的招式愈發層出不窮。

30億人在用他的專利,只因做錯一件事,他未獲利分文!

2、手機圖案解鎖的誕生

2008年,林祖毅大三,那時諾基亞還是王者,觸屏才剛有了iPhone1。當時觸屏密碼解鎖的花樣很多,簽字、畫三角形、幾何圖形等,蘋果也有滾輪的密碼設計,但操作繁瑣始終是繞不開的命題。

正所謂“懶惰”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真正動力!林祖毅就此來了靈感,“能不能只用一根手指操作一下,簡潔高效得設置好密碼?”

30億人在用他的專利,只因做錯一件事,他未獲利分文!

專利節選

利用寒假時間,他一遍遍地優化自己代碼功能,完成了“手機圖案解鎖”功能。那一刻,他根本不曾想到這個發明會帶來多大的變革。

2010年,iOS和Android掀翻了塞班,觸屏手機成了主流。這時林祖毅發明的“手機圖案解鎖”功能成為一個99%的安卓機都在使用的,估值十個億的手機解鎖功能爆款。

3、做錯一件事,喪失專利權

當時的林祖毅想著申請專利,但是社會經驗淺薄,不瞭解基礎的專利申請知識,錯以為發明人就是專利權人,當時還是學生的他把專利交給公司來申請,導致其喪失了專利權。

而其公司通過起訴三星“手勢解鎖”專利侵權獲得了1000萬元的賠償,得利之後,又以該專利起訴惠州三星公司索賠9950萬!但是這一切賠償都與林祖毅無關,其錯過了千萬元的賠償,甚至也無權參與後面近億元的侵權官司,至今未獲利分文!

30億人在用他的專利,只因做錯一件事,他未獲利分文!

“手機圖案解鎖”專利

現在林祖毅關於“手機圖案解鎖”有更多想法。是否能更為簡易,有更安全的方式,是他現在研究的方向。

“其實在已有的方案之下,我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正在申請新的專利,希望有渠道來發布。”林祖毅說,吃一塹長一智,希望未來的他能保護好本屬於自己的專利權!

高沃知識產權小貼士

專利發明人,是指該專利的技術方案的提出者,或者該裝置(設備)的發明者。發明人的名字,會出現在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書上。當申報專利時,可以要求不公開某一個或幾個發明人的姓名,在專利證書和公開的公示資料上,這一個或幾個發明者的名字,就不會出現。

申請人,是指專利申請的提出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業、院校、事業單位)。申請人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多個,按照先後順序,最前面的是第一申請人。

專利權人,是指該專利的所有權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業、院校、事業單位)。

出現在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書上的申請人,到了專利證書上,就變成了專利權人。

想了解專利獎勵政策,想申請專利,想獲取專利相關知識,關注北京高沃知識產權(gaowoip-com)獲取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