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夷陵大敗,走投無路,爲什麼趙雲一來,就絕處逢生?

劉備以口中仁義著稱於三國,暫且不管是真是假,但既然人設如此,那麼結義兄弟關羽被殺後,必須要舉兵報仇。

只不過運氣不太好,被陸遜的一把火,燒了個大敗而歸。這種情況下,不追殺就是傻子。所以陸遜也是卯足了勁兒,一路窮追猛打,希望能活捉劉皇叔!

劉備夷陵大敗,走投無路,為什麼趙雲一來,就絕處逢生?

劉備倉皇逃命,天色漸明,周圍喊殺聲震天,頗有當年項羽四面楚歌的淒涼味道瀰漫心頭。好在他命不該絕,走投無路之際,趙雲聞訊趕來,一番衝撞,順利將劉備救去了白帝城。

根據《三國演義》所說,趙雲的這次出場,比較蹊蹺!因為他遇到了一名吳國的猛將,名叫朱然,朱然的名氣雖說不大,但他的實力卻不容小噓,白衣渡江的呂蒙死後,就是他接替呂蒙的職位鎮守江陵!

劉備夷陵大敗,走投無路,為什麼趙雲一來,就絕處逢生?

那為什麼說蹊蹺呢?原因有二。

一是這朱然,正史記載是病逝的,可在《三國演義》中,成了趙雲的墊腳石。趙雲救劉備時,朱然來阻,勇猛無敵的趙雲一槍將之刺於馬下。

二是陸遜的反應,他見趙雲來來了,立馬下令退兵。

前者好解釋,演義不是正史,說得過去。可趙雲一支兵馬,卻讓陸遜放棄殺死或者活捉劉備的天大軍功,可能嗎?

劉備夷陵大敗,走投無路,為什麼趙雲一來,就絕處逢生?

站在後世的角度上看,當然會覺得陸遜失去了一個大好機會。但要是以當時陸遜的眼光,來縱觀全局,這種做法,是最穩妥的。

畢竟趙雲來了,很有可能是援軍已至,陸遜不退,便是雙方再拉起陣仗,繼續相對長久的僵持戰。而北方的魏國顯然不會放過此等良好時機,必然大舉進攻。正史中,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正是那個叫朱然的,堅守長達六月,名震魏國。

劉備夷陵大敗,走投無路,為什麼趙雲一來,就絕處逢生?

還有一點,趙雲在此時期,戰力處於巔峰,他的出現,無異於給士氣大跌的蜀軍打了一針強心劑,使得他們能看到一線希望,就會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樣一種狀態的士兵,是非常可怕的,相信任何一名將軍,都不願跟他們成為對手。

劉備夷陵大敗,走投無路,為什麼趙雲一來,就絕處逢生?

陸遜當時的戰果,足夠他奠定在東吳的地位,再打下去,不僅沒得很大的收穫,還要冒著非常大的風險,划不來!

因此,陸遜選擇見好就收。

但話又說回來,要是那天趙雲不出現,滿口仁義道德的劉皇叔,就要被活捉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